东北网鸡西11月22日电 近年来,鸡西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拼搏进取的劲头,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鸡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鸡西市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鸡西市组织战线采取在乡镇设立代理服务室、行政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村(居)民小组设立包片联络员的办法,强化农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形成了乡、村、组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体系。全市已设立为民服务代理室47个、代理点459个,有1420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参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以来,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共为群众传递致富信息31400余条,代理事项14523件,协调解决农业生产资金5310万元,联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3500余名。
积极推动党员与群众致富联合体,由初期的扶贫型、服务型、参股型向项目扶持型、技术帮带型、合股经营型拓展,引导联合体向社团化、固定化、法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党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总数已达1010个,参与联合体党员5804人,带动农户22300户。去年底,全市联合体成员户人均收入达到5148元,高于本地人均收入940元。
不断完善“村官述职”制度,把考核与述职结合起来,把群众的意愿贯穿始终,做到了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述职,让群众当评委,把督办的权力交给群众。形成了村干部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解群众所怨,一切围着群众转,一切围着群众干的良好工作局面,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威信和地位。
全面推行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通过支部设岗、按需选岗、支部议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考核评岗的方法,让符合条件的无职党员上岗履职,从“无职”变“有职”,以“有位”促“有为”,充分发挥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已有85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通过设岗定责的办法上岗,为广大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把无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落到了实处。
鸡西市农村各级党组织通过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责任、落实培养措施等办法,认真组织开展“四培养”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已把528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把1667名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手,把231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造就了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更加顺畅。截至目前,鸡西市国有企业党组织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达42.55%。以深入开展创建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为牵动,切实积极做好下岗、分流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帮助职工解决就业、培训及生活困难,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为着力点,大力组织开展“四培养”活动,努力把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岗位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安全生产经营岗位能手、把党员安全生产经营岗位能手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成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带头人。
采取强化宣传促建、加强领导共建、强化指导帮建、落实责任包建、依托部门协建和群团组织先建的“六建”办法,在82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在221个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组建了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截至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地、不合理收费和摊派等实际问题30多项,提出并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达400多条,组织党员义务献工5000多个,党员技术骨干承担并攻克技术难题83项,为企业创效益1.2亿元。
着眼城市发展新趋势,社区党建工作迈出新步伐
完善了市、县(市、区)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建立联系点158个,实现了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带一个责任单位,协调一个驻区单位,援建一个城市社区的“三个一”目标。积极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流动党员聚集的专业市场、建筑工地和商业网点延伸,新建立市场、商场、工地党支部30个,尽可能地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范畴。积极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向居民楼栋延伸,新组建124个楼道党小组,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坚持以“党性强、威信高、作风正、能干事”为标准,采取“选、聘、调”等多种形式,把一批政治坚定、办事公道、能力较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进了社区领导班子,实现了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选聘6名改制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社区党组织完善各项制度,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各种服务居民群众的活动。切实加强了街道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全市累计培训社区干部940人次,40多名工作在街道社区一线的干部拿到了社区管理本科文凭,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和离退休职工党员进行逐一登记,依据党员的意愿和专业特长,广纳社会力量,组建了以党员为主体,以广大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各类社会团体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900多个,参加党员18600多名。组织开展了“面向残疾人、贫困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社区人性化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的“三个面向”服务活动。全市街道社区累计登记求职人员近6000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010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近1500人次。社区党员与1500多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和工作联席会等协商议事机构。全市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委员会组建率达到95%,有效运行率达到100%。探索建立了负责人签约、党组织履约、年终验约的契约式共驻共建制度,全市推行这一制度的社区达到56个。引导社区及驻区单位,努力扩大社区现有各类服务设施的使用范围,使社区服务设施既对居民开放,又对驻区单位开放,充分发挥其服务社区公众的功能。通过推进共驻共建工作,全市基本形成了“宣传思想同做、文明创建齐抓、辖区资源共享、小区治安联防、公益事业合办”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围绕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自2005年1月以来,鸡西市分三批在6380个党组织和11.8万名党员中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率达到99.84%。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4669项,形成理论研讨论文73篇,对于进一步理解先进性建设内涵、把握先进性建设规律、深化先进性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鸡西市制定实施了《党员教育积分制管理暂行办法》,把党员教育管理和考核量化到人,有效地解决了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学习难组织、考核难量化、效果难体现等问题。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用于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首批确定市委党校、黑龙江技师学院、市革命烈士陵园、密山东北老航校纪念馆等8个单位为市级党员教育基地,并把网络、媒体作为党员教育的载体,在鸡西电视台开设了《党的生活》电视专题节目,在鸡西农业信息网开通了“鸡西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专题网页”。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根据党员需求,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推荐、提供和编写党员教育教材,基本满足了党员教育需要。
为加强新时期党员队伍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明确了流动党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出国出境党员等9种特殊情况党员管理的形式和方法,使党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切合实际。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党员组织关系回执制度,有效解决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党员管理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委坚持党日活动制度化,每年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全市性、集中统一的党日活动。今年以“为民当先锋、服务进社区”为主题,组织全市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33000多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切实解决了一些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
制定下发了《关于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度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度的暂行规定》,将发展党员工作的把关“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推动发展党员工作由调控数量规模向调控质量结构转变,保证了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