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4日电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这几句朴实而带有先贤理想色彩的郑重承诺,让百姓惊喜地发现:梦圆小康,梦圆自己的生活,是如此贴近。
回首2007,鸡西百姓对这短短的20个字已经拥有了许多的切身感受:
在这一年里,鸡西市集中财力,挤出资金倾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彻底解决了拉齐教师工资等体制遗留问题;深入解决了改制企业职工债务、破产矿改造等热点问题;精心解决了提高机关事业医保标准、归并津补贴等焦点问题;主动解决了“三无”企业的医保、工伤残人员保险、遗属生活补助等盲点问题;着手解决了全民医保、农民医疗、廉租房等历史性难题,使公共财政阳光惠及民生……
据来自有关部门统计信息显示,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2亿元,增长2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6亿元,扣除基金后,增长13.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13.9%。其中,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4亿元,增长16.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亿元,增长14.1%。
看似枯燥的数字,却凝聚着全市200万人民努力拼搏、攻坚克难的辛勤汗水,饱含着党和政府让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希冀与努力。
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盘点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让人备受鼓舞: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喜获丰硕成果,广大农民享受到丰收的喜悦。2007年,全市预计农业总产值实现68.6亿元,增长8.2%;粮食喜获丰收,总产量达37.5亿斤,增长8.6%。通过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设乡村通畅公路567公里,通达公路264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9处,解决1.4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进村务公开,通过“一事一议”筹资1371万元,解决761项农村建设发展问题。支持创办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413个。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16.1万人,为农民增收7.2亿元。
———新型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促进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公共民生财力得到进一步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和项目建设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重点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16.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7.5,比上年提高3个点。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机械、冶金、非金属材料和医药食品等重点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水土流失5.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5万亩。依法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轧钢、造纸等企业19户。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效,化学需氧量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全年控制指标。这一切,为百姓营造了和谐、良好的生存和工作环境。
———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大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公共民生财力拥有了更大的增长空间。2007年,全市5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就完成投资2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8.3亿元。总投资9亿元的采煤沉陷区治理二期工程、虎林清河泉米业稻壳发电等17个项目基本完成。矿业集团杏花矿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北钢300万吨钢配套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9亿元。民用机场等大项目已开工建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已获得国家批准,总投资可达58.3亿元,将有27.4万矿区居民获益。中煤集团永庆大型煤化工项目已获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密图国际铁路已列入2008年铁道部推进计划。鸡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亿元,满足了企业入驻条件,引进到位资金2亿元。
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宜居环境建设日趋人性化。2007年,全市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8.4亿元,拆除危房棚户区12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住宅157万平方米。市区完成了市民翘首以盼的“两沟一河”铺装绿化和148栋弃管楼改造及文化路一期工程。宝川垃圾处理厂填埋场正式投入使用。投资5600万元,实施破产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滴道供水,恒山、梨树、滴道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开展城市低空污染和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治理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以上达331天。大力加强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和村镇建设,村镇住宅砖瓦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和人均住房面积又有新提高。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民生财力不断出现新增长点。投资1.2亿元,相继建成兴凯湖当壁镇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小兴凯湖景区湿地栈桥等20多个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兴凯湖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游、农家游在不断提升旅游景区辅助功能同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家店180个,乡(镇)级覆盖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乡市场繁荣稳定,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2.6亿元,增长16%。
回首2007,点评民生章节,各级人民政府可谓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关注城镇困难群体保障其“劳有所得”
2007年,鸡西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了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分阶段解决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拨付职工养老保险金3.9046亿元,新标准年人均多得960元。拨付再就业资金1.04亿元,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1.29万人。保障弱势群体生活,投入资金8243万元,使3.65万户城市低保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17元提高到160元。为11.3万名职工接续了社保关系。7500多名集体企业超龄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统筹。
政策性投入更加倾向民生使其“老有所养”
2007年,鸡西市财政资金投入民生,力度和频率可谓空前。拨付215万元,1070名未参保的、无生产经营能力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获得了生活费。拨付农村低保资金477万元,1.05万名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长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全年衣、食、水、电等基本生活费用得到了保障。安排廉租房补贴110万元,1400户城镇低保家庭无房户住上了用政府补贴款租到的房子。投入513万元,农村老年福利中心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46%,实现省内最高水平。筹集1575万元,帮助“三无企业”职工走出困境,1645名遗属领取了生活费。筹集4134万元,1.29万名改制企业职工拿回了陈欠的工资、社会保险和各项拖欠款。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基本实现“教有所学”
2007年,鸡西市财政综合投入8730万元,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10.7万名农村小学生和初中学生轻松地走进课堂。3.82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费入学,同时领取到了免费的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费补助。率先在全省免除了近9000名住宿生住宿费,率先在全省为3352名贫困住宿生补贴了伙食费和通勤费,率先在全省资助321名低保家庭孩子上大学,为1.07万名大、中专和高中生发放了助学金。改扩建校舍2.5万平方米,改善了17所中小学办学条件。筹集1.1623亿元,实现了5798名原企办学校教师与地方教师同工同酬。
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医保体系逐步实现“病有所医”
2007年,鸡西市率先开始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各级财政筹集2307万元,率先在省内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吸引40.7万农民参加,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坚冰开始消融。83户困难企业的11619名退休人员纳入医保,最高支付额由1万元提高到3.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5.8万元提高到7.8万元。启动全国首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16.2万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低保对象和4.1万农村困难群众被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争取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政策,政府为参保一般居民每人每年补助32%,为低保、重度残疾等特困居民补助80%。投入资金920万元补助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方便、快捷、便宜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关注“三农” 全力落实惠农政策
2007年,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资金1.65亿元、良种补贴2726万元。筹集农开农发资金6060万元,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融资3000万元,积极运作无公害养猪产业化基地建设,健全防疫体系,推广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全市生猪饲养量达160万头,增长23.5%。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种植业标准化率达90%。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启动了实施国家大型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土地复垦整理,新增耕地2.2万亩。新建农机作业合作社18个,农机装备总量增长9.1%。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编制完成了60个试点村建设规划。
开展“平安鸡西”建设 提升城市“安全指数”
2007年,是全市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富有成效的一年。各地积极探索煤矿科学管理、安全发展的有效模式,进一步落实了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按时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任务。以煤炭生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46.2%,死亡人数下降44.9%。全市集中开展了交通安全整治,加强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安全管理,各类安全系数呈现良好上升趋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做好矛盾集中排查调处,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信访形势持续好转。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刑事案件下降9.7%。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了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市民对社会的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
回首、总结2007,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步伐扎实,效果显著,顺应民意。
展望、谋划2008,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