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虎林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学慧 |
东北网鸡西1月23日电 爱,可以创造奇迹;情,可以产生动力。虎林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学慧揣着干事业的热情,怀着对百姓的挚爱,在屡屡创出虎林广播电视事业辉煌业绩的同时,也走进了百姓的心里。
2003年11月,刘学慧告别曾为之付出很多心血的旅游事业,被调到虎林市广播电视局任局长。与每一次转折来临时一样,面对这个完全崭新的领域,刘学慧马上调整心态,进入角色。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精彩的就职演说,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充分的调研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使边陲小城的广播电视事业在全省66个县市中脱颖而出,如何使边陲民众能够看上更多的电视节目……上任伊始,他为自己设定了更多的新课题。
破除万难改“村网”
虎林早在十几年前就实施了有线电视网络“村村通”工程,走在了全省广播电视事业的前列。然而刘学慧在调研中发现,十多年前铺设的电缆接收技术已落后,线路也老化了,故障频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百姓的收看效果,农网有线电视收费也受到了影响。重新改造,国家不给资金。虎林地广人稀,方圆9330平方公里。一面是资金的困扰,一面是农村百姓渴望收看到高质量电视节目的殷切眼神。在虎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学慧决定对农村有线电视线路进行改造。采用新型的光缆线,不仅数字清晰度高,信号不衰减,节目也可从原来的十多套增加到36套。面对资金的困难,他积极跑银行贷,增收费补,发动职工集资。在动员大会上,刘学慧为大家分析了形势:克服暂时的困难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职工们为他的魄力和远见所打动。4年来,虎林广电局共筹资1000多万元,铺设光缆850多公里,全市12个乡镇的85个行政村、210多个自然村全部开通了光缆信号,电视节目由原来的10套增加到36套,使广大农村用户看上了和城镇一样的电视节目,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施工过程中,刘学慧亲自挂帅,抽调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骨干力量组成了专业施工队。北方的3月,冰雪未融,刺骨的冷风加上厚厚的积雪,为野外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刘学慧与主管技术的副局长一起带领有关人员行程1000多公里,深入到各个乡镇、村屯,踏查线路、设计施工方案,本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力争不漏下一村一户。距离杨岗镇30公里的永红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这次改造共投入7万多元。在铺设光缆过程中,有3户家庭农场分别距离所在乡镇3—7公里之遥,这里从来没有铺设过有线电视网络。3户农场,却要花费10多万元的光缆线,这样做值吗?刘学慧在和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为了新农村建设,为了虎林的农网改造不留“死角”,上!
服务热线暖人心
广播电视局是一个服务部门,刘学慧到任后,在职工大会上多次重申这个问题。他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放在首位,从服务态度、服务时间、服务技能三个方面将优质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设立了24小时开通的热线服务电话,电话有录音,对接线员的服务态度进行监督。在市区内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队,维修人员上门维修,随时服务,并由用户签单,反馈服务质量。从前那种“收费时候盯得紧,出现问题没有影”的现象不见了。在农村,每个村都有一个有线电视维修员,这在全省其他县市是个首创。优质的服务换来了百姓的信任,虎林广电局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人们对刘学慧又多了一份敬重。
“双向改造”立潮头
在农网改造轰轰烈烈地进行的同时,虎林广电局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启动了对城区楼户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投资600多万元,将虎林城区原有300MHZ有线电视网改造为HFC双向宽带860MHZ。刘学慧说“双向改造”就好比是原来一个车道,还是只能进不能出的车道,变成了两个车道,一个可进,一个可出,也就是用户由原来的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我播什么你就得看什么,变为也可随时点播信息,为数字电视铺设了专用通道。而现在,应用数字电视网络的,在全国也没有几家。虎林广电局在刘学慧的带领下,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完成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所有改造,城域网有线电视用户达2万余户,改造率100%,入户率96%。只要数字电视的前端一申请下来,用户便可享用这一高科技大餐。经过“双向”改造后,楼区的有线电视用户还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直接上网,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年的励精图治,刘学慧凭着对工作的执着,怀着对百姓的热爱,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拓创新,不仅为虎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赢得了诸多的荣誉: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虎林市十佳公仆、鸡西市先进标兵等光荣称号。
生命有限,事业无涯。每一次圆满的结束,亦意味着又一个崭新的开始。对于一个志存高远、情牵事业的人来说,追求,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