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30日电 提起财政部门,大家都知道是“管钱的”。一次次走近长年累月彻夜灯火通明的鸡西市财政局,在这众多的挑灯夜战的理财人中,总闪现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何欣。
今年35岁的何欣是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在鸡西市财政局任预算科科长、国库科科长、绩效评价科科长、预算编审中心主任四职,是大家公认的理财专家。2004、2005年连续被评为市级优秀公务员,2006年被授予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5年来,他与大家一道日夜兼程、埋头苦干。鸡西市财政局因一系列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的前瞻性改革和取得的成果,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实现了“全省争排头、全国有初步地位,为全市做出更大贡献”的铮铮誓言。
持续创新改革出效益
何欣作为财政局主要科室负责人,参与了财政局多项重大改革。他思索着,如何才能创造一个中层干部最大化的价值?他以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力求做一名知识型的干部。2003年,受局领导委托,他投身于创新财政业务模式探索,在不断尝试、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鸡西市财政局形成了以“生财、聚财、理财、用财、促财”的“五财”和“业务链”、“质量链”、“责任链”的“三链”为特征的绩效导向型财政发展模式。新模式的确立,保证了财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和财政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鸡西市的优异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引起了省内各地的充分关注。
何欣在绩效评价科长岗位上,创新实施了鸡西市财政局机关的绩效管理,创立了工作日志、绩效面谈、项目组、周报表、质询会议等五项绩效管理制度,辅之以快速服务、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知识管理和绩效导向的执行文化等五项配套措施。此机制的确立,促进了机关行政效率的提高,机关风气为之一新。2004至2006年市财政局连续三年在全市“双评”中获得第一名。
何欣积极探讨事关财政大局和长远发展的课题,探索财政现实的具体问题和未来的成长空间。他执笔的论文《转变财政支农方式,促进农村发展的研究》、《当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分获省财政科研一、二等奖,《鸡西市政府成本研究》获得省财政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几年来,他先后对政府成本、绩效预算、公用事业民营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融资、清洁能源、财政收入与GDP关系等全局性的前沿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完成专题研究报告近百篇,其中多篇报告超过1万字,有的报告长达5—10万字,为财政创新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忘我工作和时间赛跑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几年间他所完成的工作量,似乎又是超常规的。
他说:“眼下是我市财政上规模,上水平的关键时期,作为公众理财人,每周5天,每天8小时和每周7天,每天16小时的干法肯定不一样,效果也肯定不一样。选择前者,没有人会指责;选择后者,也没有人要求你,但是老百姓得到的财政资金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完全不同。我们财政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
收发室的两位老师傅最知道,究竟有多少个通宵,他彻夜工作,究竟有多少个日夜,他连续工作。几年来,他的加班记录也一再刷新,一开始还只是到晚间11点,后来就是后半夜两三点,甚至于连续几天或十几天到后半夜,于是就有了一次又一次连续工作72小时的记录。2006年5月,为了向黑龙江省国资委争取给鸡西市的破产矿山企业办社会移交地方公共系统经费补助政策延续,他与同志们一道,在3昼夜时间里,分秒不停,召集多个层次的会议,并组织材料,圆满完成了对上汇报任务。2007年1月,为了向世界银行专家汇报我市清洁能源与节能减排项目,争取CDM和节能减排政策与资金支持,他3昼夜里全力组织项目申报,搜集和阅读了几百万字的背景资料,形成了1.5万字的汇报材料和8个参阅材料,优质完成了材料准备工作。
他常常连续几日几夜不离大楼,并戏称是对时间的“连片开发”。他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家与单位之间只有15分钟的路,但是这两点的连续往往好几天才连通一次。为此,冷落了家人,慢怠了朋友,亏欠了孩子,带孩子、做家务全靠岳母和爱人操持。他对爱人说“你就当自己是军属,咱们一人奉献变成两人奉献吧。”6岁的孩子,三四天能见上他一面,雀跃不已。可他却说,“市财政局上百人在奋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只是汇入江海的涓涓细流,我所做的和其他人相比微不足道。为了百姓能更多地、更高质量地使用到公共财政资金,我愿作无怨无悔的付出。”
坦诚正直服务献赤诚
他以阳光的心态,传递给人以清新、向上的气息。对于人生的理解,他用三个词来表达:“播种、排雷、拓荒”。他带科室团队,经常讲几种观念:服务意识、客户意识、质量意识。他把人生看作是服务。
为大局服务。他投入大量心血培养的干部,先后输送到非税办、办公室、国资公司等科室和单位,成为这些地方的新鲜血液。他和他的科室团队,在自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抽人支持了会计局、收付局、监督局、综合科等科室的重点工作。在全市清理津补贴工作中,他调动科室全体人员连续支援3天。在兴凯湖宾馆盘点报表工作中,有关科室夜间11点请求支援,他在30分钟内组织人员到位。
为群众服务。在管理鸡西市预算内职工和办公楼热费期间,他优化办事程序,使每笔业务办理时间缩短为5分钟。在鸡西市财政为残疾人提供供热补贴时,他和残联同志早晨7点开始工作,逐户实地考察,确保甄选出最困难的家庭予以补助。有时中午没有吃饭,又得赶出汇报材料和资金分配意见,以最短的时间向领导汇报。
为同事服务。他把业务工作、材料写作和计算机应用方面获得的心得,热心地推荐给别人。他实施了面向全局每一个干部的绩效面谈。启发每一个青年干部改进工作方法。他编发《绩效简报》31期,评点先进工作日志,推广先进做法。他主持为各科开发了多个实用简易软件,其中,1个汇总程序使3天的工作量缩减到1小时。
正是这样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与那些忘我工作不知疲倦的伙伴们一道,将鸡西市公共财政做成持续反哺社会的源泉,让民生财政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更好服务……将我市财政的钱花在农民的粮食补贴里、低保户的取暖费里、残疾人的房租里、机关人员的药费里、贫困孩子的学费里、煤矿教师的工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