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鸡西市“十佳公仆”、密山市交通局局长刘景云。 |
东北网鸡西2月5日电 密山市农村公路建设出现了两次大提速。2006年,建农村公路319.2公里,2007年,建农村公路381.6公里。3年时间,引进资金3.2亿元,建农村公路117条806公里,全市118个村通上了硬质公路,密山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市,白泡子乡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乡。2008年,农村公路建设将面临第三次大提速,修农村公路156公里,将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争取资金2.6亿元,加修省公路建设重点工程富密公路114公里。
密山公路构成了“内四环外六连”的公路经济走廊,行政区域内环兴凯湖,环青年水库,环铁西森林公园,环周边农场;外连鸡西市、七台河市、鸡东县、宝清县、虎林市及俄罗斯。
公路建设助推密山经济速跑……
吃水不忘挖井人,走路不忘筑路人!
(一)
一片祥云飘过村落。
人们瞩目公路,瞩目密山市交通局。
交通局长刘景云,公路建设的副总指挥,公路建设“第一责任人”心挂公路建设,心牵农村、农业、农民。
2006年,他任交通局局长,从此掀起了密山历史以来罕见的筑路大潮。
他认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是农村的“泥水路”。
从此,修路两年多,像蚂蚁啃骨头。
村民管他叫公路局长、农民局长。
农村公路像他的名字一样,成为密山一道“景观”,他像一片“祥云”,给农民送去了安康。
(二)
“筑路石”奏响执着曲。
为了修路,他走千村,住万家,调研一次次。
为了修路,他“跑步”进省,报项目,请资金,有时一周跑三次。
为了修路,夏秋,他每天早起,对全市几十个料场、工地看一遍才把心放下。
为了修路,他与农管局的领导达成了默契,共建市场路5条,农场投资675万元。
为了修路,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回家,吃住在工地,一个月有20天在工地上与工人在一起。
为了修路,他和交通人创造出一大串奇迹:秋储路基,冬贮水泥,提前备料,两年节约大量的修路资金;实现了资金投入、公路条数、建设里程、建设速度四个“之最”。
他像筑路石,农民的筑路石,承载着密山43万人民的厚望及压力,闷着头,猫下腰,在公路上大作为。
(三)
百村万户过上新生活。
118个村通上了水泥路,3个村实现了公路组组通。
农民走出山门,喜迎“春风”。
富源乡民强村等几个村通上了水泥路,珠山、鹿山的煤下山了。
白泡子乡湖沿村的公路通到村、组,农民依蜂蜜山、兴凯湖开办农家游,全市100户农家游收入50多万元。
二人班乡、承紫河乡通上了水泥路,大豆、水稻、玉米卖上了价儿,和平乡粮种场村通上了水泥路,水稻1斤多卖3分钱,全村多卖100多万元。
当壁镇通上了水泥路,俄罗斯货车提档提速增加了口岸过货量。
10个村兴起了“路边经济”,路边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公路两侧,村屯边,又新诞生了30多家稻米加工厂,形成了公路、工厂、基地的农产品增值链条。
通上水泥路,缩小了城乡差别。
通上水泥路,城市人流、车流、信息流、产业流向农村流。
几年筑路,刘景云局长的行动感动了农民,感动了上级领导,人们用他的名字给路命名为“风景路、祥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