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5月12日电 2008年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开局运行良好。实现总产出56.1亿元(不含农垦系统数据),同比增长24.9%;实现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缴税金4.3亿元,同比增长17%。
一、运行特点
1、总量不断扩大,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27.1 %,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3.6%,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单位8.2万户,同比增长1.7%;从业人员22.8万人,同比增长4.2%。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4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1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8亿元,同比增长18.2%。
2、成为财政收入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非公经济的发展,不但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增加了税收,还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贡献。一季度,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4.3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税收总量的72%;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22.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387人,增长4.2%,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转制、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3、骨干企业迅速崛起,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00户,比同期增加1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74%;实现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1.7%;实现利润总额7563万元,同比增长139%。全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中:亏损企业个数34户比同期减少3户,亏损面下降7.1%。全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中:私营企业64户,数量上占大多数,而效益更加看好,利润总额4026万元,同比增长4.3倍,税金总额4691万元,同比增长194.6%。非公有制骨干企业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
4、外经外贸开局良好。年初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的机遇,全面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继续发挥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使外经贸进出口增速加快,加工贸易额增幅加大。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对外贸易额完成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占全市进出口贸易额的78%。其中:出口完成98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进口完成181万美元,同比增长53%。一般贸易完成505万美元,同比增长41.4%,加工贸易完成141万美元,同比增长139%。外经贸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5、大项目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一季度,新上、技改、扩建、续建项目65项,其中:新建项目38项,技改项目9项,扩建项目2项,续建项目16项。总投资额19亿元,其中:自筹资金9亿元,贷款资金3亿元,吸收民间资金7亿元,预计这些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增加营业收入37亿元左右,实现利润近6亿元,新增税金2亿元左右。各县(市)、区把上项目列为领导跟踪问效工程,落实了领导干部包保项目责任制。如鸡东县宝泰隆焦化公司今年拟建煤化工转化项目。该县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县政府专门召开了项目论证会,在该企业设立了工作推进组,倒出了办公场地,政府各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驻厂帮助推进,项目不建成,推进组不撤消。这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入洗原煤240万吨,生产焦碳98万吨,年产甲醇10万吨,转化精煤129万吨、粗笨9500吨,工程总投资86000万元,工程竣工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实现增加值约7亿元。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煤炭企业效益整体下滑。由于受年初八面通煤矿爆炸和三月份麻山煤矿透水事故影响,一季度后期煤炭生产企业实行了整体关闭,影响全市地方煤炭产量300多万吨,影响总产出9亿左右,另外受国家对小煤井压产政策调控影响,全市关闭了年产量6万吨以下小煤井64处,全年将减少煤炭产量200余万吨,减少总产出近6亿元。
二是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今年一季度全市物价指数(CPI)上涨8.6%,一些关乎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如成品油、钢材、木材、建材等价格大幅上扬,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虽然经济总量增长较大,部分企业利润却不能同步增长。
三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缓解不大。此问题在煤炭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南方遭受冰雪灾害,大量铁路车皮调拨南方,造成我市车皮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公路限载,大型货车不能上路,煤炭和工业产品只能依靠铁路,我市车皮更加紧张,使煤炭和农产品形成积压,影响企业资金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