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6月22日电 一个薄薄的塑料袋,却需要浪费大量的石油,并造成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6月1日,涉及千家万户生活的“限塑令”生效,市民的家庭生活习惯因此而改变。
各方准备不足带来生活“不适”
“限塑令”实施之前,有网友在网络上提出疑问:“限塑令”来了,你准备好了吗?毋庸置疑,“限塑”一定会带来人们生活习惯上的“阵痛”。如今,“限塑令”已经生效半个月,人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日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心理到行动,人们对“限塑令”准备不足,并因此造成生活上的“不适”。
调查显示,“限塑令”实施半个月,市场上合格的厚塑料袋严重短缺。一些平时涉及使用塑料袋的部门,因为手中没有储备,造成顾客的不适应。12日,记者在位于东大直街的北京同仁堂药店看到,有位顾客购买了胰岛素等多种药品,药品取齐后,他习惯性地向服务员要塑料袋。服务员告之,药店现在不再提供塑料袋。这位先生手里捧着药品说:“以后我来买药也得拎袋子吗?实在是矫枉过正。”记者与这位先生攀谈时了解到,先生因身体健康的原因,需要经常买药。以前到药店,几种药装在一个塑料袋内,携带起来非常方便,现在药店不提供塑料袋,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最后,这位先生跑了两趟街,在一个仓买店里买了个布袋,捧着的药品才算有了着落。15日,在开发区一家饭店里,宴请完朋友的于先生,准备将桌上的剩菜打包,他向服务员要来环保餐盒。看桌上两个带汤的菜无法装进餐盒,他开口向服务员要塑料袋。服务员告诉他,酒店现在不提供塑料袋,于先生看着没动几筷子的菜肴,只好放弃了打包。于先生说:“酒店应该提供环保塑料袋打包,否则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这本身就有违限塑的初衷。”
“限塑令”实施后,合格塑料袋短缺,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袋装垃圾成为难题。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生活的小区每天有专人到楼道收集袋装垃圾,他们只需要把垃圾装好放在楼道即可。现在,装垃圾的塑料袋成为难题,每天在早市上带回两个塑料袋,都纸包纸裹地留好,否则装垃圾就成了问题。而装垃圾的袋子,不是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的,否则垃圾渗漏会造成污染,也影响生活环境。
各服务部门准备不足的同时,市民的心理上也严重准备不足。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她心理非常赞成“限塑”,但是一直难以成为自觉行动。比如,每次她上商店,都会被动地购买一个环保布袋。半个月的时间,家里堆了10多个大小环保布袋。但是下次去商店,她还是会忘记从家里拿一个环保袋。说白了,就是没有真正从心理上接受“限塑”的状态。虽然有时候感觉不太方便,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支持限塑。那感觉就是,痛但努力适应着。
早市不“限塑”“限塑”成果打折
记者调查时了解到,与大超市、大商店严格限塑的情况相比,缺少管理的城市早间菜市场,成了一个不限塑的空间,也成了违禁塑料袋流通的渠道。这个开阔的空间,使“限塑令”的成果大打折扣。
记者在早市采访时了解到,“限塑令”在早市形同虚设。13日一早,记者来到“建成早市”。市场上的各种商贩,都在免费向顾客提供塑料袋,为了方便拿取,成堆的塑料袋就堆放在商贩手边。记者询问一个在早市边上卖布袋的大娘收益可好,大娘摇着头表示没卖出去几个。老人指着商贩手边的塑料袋说,这些人有地方弄到塑料袋。
记者询问一个卖鱼饵料的商贩,从哪里能进来塑料袋,商贩警觉地说是以前剩的。记者看到,一厚叠塑料袋就放在她的手边。记者往前走了几步,看见相邻的两个女商贩正在讨论“进货”合不合适,他们口中的“货”就是塑料袋。她们是以几元一斤的价格购进的一大堆塑料袋,她们正在清点个数,如果合适下次还会照此办理。
记者与一个农民模样的卖菜青年聊了一会,这个青年告诉记者,他们手中的塑料袋都是“上的货”。如果登门去订货,每个塑料袋是8分钱,如果等着他们送货,每个塑料袋1角。因为“限塑令”的原因,最近几天厂家都没人来送货,他们会抽出时间专门去定货取货。记者询问取货地点是不是不远,表示想跟他一起去进点塑料袋。这个青年看了记者一眼说,进货的地点都在外县。记者问一个卖水果的商贩,为什么不向顾客收取塑料袋的费用,这人苦笑着说,你看市场上有收塑料袋费用的吗?我要是收费,别人会说我是精神病。旁边卖馒头的对记者说:“我这馒头才5角钱一个,如果收两角钱塑料袋钱,我的馒头只能自己吃了。”
看着身边走过的人群,每个人手上都至少提着三四个塑料袋。记者估算了一下,一个早市一天流出的违禁塑料袋,至少在1万个以上。全市有数十家早市,这个巨大的管理漏洞每天流出的塑料袋,会让“限塑令”的成果大打折扣。
促生商机到处都有布袋卖
在“限塑令”生效之后,由于合格塑料袋存在巨大的缺口,布制环保袋成了人们的必选之物,一些人抓住这个商机,生产大量环保布袋,向市场上推销。
在南岗区一家药店,记者看到药店的墙上挂着提示的字条:本店不提供塑料袋,小型环保袋每个5角,大型环保袋每个1元。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看到很多顾客买了几种药,都要捧在手上拿回家,一点也不方便,就产生了代销环保袋的想法。环保袋进价小的3角,大的6角,他们从中还可以赚点利润。说到顾客的反映,这名服务员说,顾客的反映不错。他进一步告诉记者,有些药物是怕直接暴晒的,有些药是容易打碎包装的,所以提供这种布袋,能够保证顾客用药安全。在道里菜市场,一个顾客买了几袋饺子,可是食品专柜却不提供塑料袋,这个顾客抓着饺子不知如何是好。服务员提醒他,进门的地方卖环保袋。这个顾客花了1元钱,满意地用环保袋携着饺子离去。
记者在早市看到,有两个慈眉善目的大娘,每天都在市场上兜售环保布袋。据介绍,大娘原来在早市卖袜子,现在改成了卖布袋。大娘说,虽然早市还胡乱提供塑料袋,但是市民觉得这不是长久的事,很多人开始有意识拎环保袋。记者看到,很多市民手上既有塑料袋,也有环保袋。
市民许先生对记者说:“虽说支持‘限塑令’,但是有些事真的不太好办。”他举着手里的馒头说,“就说这种简单的食品,没有塑料袋怎么包装?我家楼下有卖大馇粥的,现在没有塑料袋了,想吃就得从7楼端盆下去买。”他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开发出质地差不多的替代品。或许这是又一个待研发的商机。
“限塑”:首先是市民生活习惯的改变
“限塑令”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白色污染和能源的浪费问题,而要达成这一目的,首先是市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塑料袋俗称方便袋,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方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限塑的阵痛之后,如果人们的行为习惯因此改变,“限塑令”的目的就达到了。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国外的限塑首先从市民的自觉行动开始。在德国,人们都自己准备好了袋子,或者把购物车推到停车库,把商品放到自己的车里。一些老太太提着个篮子或者推着个小推车去超市,她们从不在超市里拿塑料袋子。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到市民的生活习惯中。
对于“限塑令”带来的生活“不便”,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时尚的年轻一族认为,下班要拎个环保袋去超市,感觉怪怪的,会很不习惯。这些人表示,虽然超市的塑料袋收费,也还是会慢慢地去适应限塑后的生活。市民林先生认为,塑料袋收费不是万能的,这限制不了塑料袋的使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在机关工作的马先生认为,关键的问题还是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马先生说,即使现在每个人都使用环保袋,但是随后环保袋随手丢弃,依旧会造成污染和浪费。
限塑是一个长期的行动,是向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宣战。他需要每一个人都成为主角,都自觉地参与其中,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果。正如市民杨小姐所说,如果“限塑令”仅限于向消费者使用的塑料袋收费,最后依然会流于形式,而使环保节能的目标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