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7月9日电 11岁的宁宁是鸡西市铁路小学学生,他家离学校有几公里远。以前每天上学坐车吃饭要花好几块钱,一个月100多元的费用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自从鸡西市政府实施“贫困住宿生和通勤生伙食补助和交通费补助”工程以后,宁宁的父母不再为此事发愁了,每天上学和放学,都有免费校车接送。
同宁宁一样,滴道区滴道河乡小学的孙长欣也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他在学校住宿不但免费,每年还能得到270元的伙食补助。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寄宿学校里吃住条件和学习环境都很好,家长无不高兴地称赞党的政策好。农村孩子上学不用花钱了,还享受补贴,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近年来,鸡西市委市政府在教育上投入重金,积极为学生和家长解决实际困难,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努力改善教育民生,真正让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鸡西市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贫困中小学生助学工作,到2007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2万名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共落实国家和省免除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专项资金3829.6万元,并全部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鸡西市委市政府还出台资助政策,减轻学生负担。在2006年对市直、六区及鸡东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住宿费后,2007年3月全面启动了贫困住宿生、通勤生伙食费和交通费补助工程。市、区两级财政筹资116.8万元,对3352名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住宿生实行了伙食费、交通费补助。同时,免除了市本级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学杂费5.6万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20.8万元,实现了残疾儿童免费就学。为全市高中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448万元。为全市高中贫困生4130人资助41.3万元,帮助其完成学业。对考入专科、本科院校的应届贫困高中毕业生,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补助。还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7142名职高学生争取到国家职业教育助学金1071.3万元。今年,我市又免除了高中贫困学生的住宿费34万元。
在解决了“能上学”问题的基础上,鸡西市又积极解决“上好学”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市委市政府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集中建设了市直属中小学新老“三室”和通用技术教室。全市投入25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食堂、宿舍等2.6万平方米,改善了17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新增210辆公交车、增加300多个班次接送学生,基本解决了学生乘车难问题。今年春季一开学又专门为中小学生开设放心餐厅,解决学生就餐困难问题。
针对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素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鸡西市提出“深化均衡发展、提升内涵质量”的发展思路。
全面启动了师资队伍建设“251231工程”,市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校长和教师培训,先后选派110名校长参加“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北京、上海等地20多所知名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治校方略。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对全市11000多名班主任和语、数、外学科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组织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教材培训,校本培训参培率达到100%。举办了全员参加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和20多次大型教学研修活动,面向全省招收了53名高中教师。继续加大支教力度,2007年新选派140名城镇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每年选派80名农村教师到市内名校“跟班跟师”培训学习半个月,发挥20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学校的作用,每年培训100名以上农村学校教师。今年,在全市开展了“一带五”结对子活动,57位名师先后与285位优秀中青年教师结成对子,18位名校长与90位优秀中青年校长结成对子,市政府每年列专项30万元用于名师、名校长带徒弟;同时,我市还成立了名师、名校长协会,为他们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创设了载体。经过积极争取,2007年鸡西市被列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
教育是民生之基,一个个惠民政策、一项项发展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串串成果数字,展示出鸡西市委市政府支持教育,发展教育,改善教育,让教育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个城乡家庭,每个孩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