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7月16日电 庆丰有支陪读大军
关于“陪读”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2月20日傍晚,天气异常的冷。笔者在庆丰农场子弟校门前看到:放学了,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出校门,有的径直拐进学校旁边的小巷,不用问,这些就是在外租房,由父母陪读的学生。
王亮读初中三年级,已由妈妈陪读了一学期。为了小亮,父母放弃种地,从管理区搬到场直,妈妈陪读,爸爸在劳务市场打工,小亮租的平房非常简陋,可是他妈妈说:就这房每月租金还80元呢,小亮成绩很好,母亲欣慰地告诉笔者:“只要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怎么都值!”
据笔者调查,像小亮妈妈一样的陪读者,在周边县市比比皆是。陪读对象以高中生为主,陪读者中,有的是父陪,有的是母陪,有的是父母双陪,也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陪,陪读者主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兼顾督促检查学生的作业,一陪至少三年,有的会更长些。而且在学校周边的出租屋价格不菲。
农场子弟校一位段老师儿子在虎林读高中,离农场很近,每天满可以坐通勤车30分钟就回家,可是为了孩子少跑路,父母便在孩子学校旁边以月租500元租得一套两室一厅,由母亲下班后乘车回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对孩子的教导是:你只管读书,其他事我们来做。孙某也是一名陪读爸爸。儿子以前学习成绩好,后来迷上了上网,读高一时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滑。孙某很着急,一个星期到学校来三四次,花掉了不少车费,可一回家还是不放心,总是挂念儿子会不会又去了网吧。于是孙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学校租房监督儿子学习。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当今中国,36.8%的家庭存在陪读现象。陪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陪读并非最佳选择
陪读有没有必要?陪读对孩子而言,利大还是弊大?一直没有定论。采访中笔者发现,多数家长和老师对陪读表示理解。“如今就一个孩子,有精力陪读有啥不好?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陪读假若能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找工作也好些。”在学校工作的段老师如是说。
在基层担任领导的一名家长认为,陪读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很多学校都不可能为每位学生提供相对安静的休息环境,家长陪读既省去了学生洗衣做饭的时间,又加强了对孩子的学习看管。不过,这位家长坦言,有家长陪读的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同龄人差,致使很多人考上大学后一段时间无所适从,又要家长继续陪读。
作为陪读对象,孩子对此有何想法?笔者找到王珊时,她一言不发,事后她却主动说:“我不喜欢妈妈陪读,这样只会增加我的心理负担,要是考不上好学校,我真的不知该怎么面对他们。”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陪读虽然给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和帮助,然而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不利,也不利于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自律意识,家长选择陪读通常是因为孩子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差,而陪读根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时甚至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长期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自视清高,缺乏团队精神,而这,正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致命的弱点。同时,陪读只会让孩子自理能力更差,从不洗衣做饭的人,一旦需要自己解决一切生活琐事,往往无所适从。但是无论谁,都不可能由父母陪伴一辈子,陪读,能陪孩子走多久呢?
有人尖锐地指出,陪读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应试教育存在很多弊端,目前的情况下,父母应当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自制力。因此说,陪读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