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杨木乡与八五七农场50万亩水稻连成片,是密山的“米大仓”。
以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水稻“名片”引资几千万元,龙头企业建在村旁,田间,地边。地头连生产线的一条循环经济链条,打造了优质高效的农业模式。
稻壳引来热电厂
往年,50万亩水稻生产废弃的稻壳堆在路边、村边、场边,风一刮,飞飞扬扬,很煞风景。
杨木乡政府以稻壳作为“资源”,制作稻壳招商指南,网上招商、人力招商、以商招商,引来了哈市客商周明。
他一落脚杨木乡,被眼前所见“震撼”了,村外稻壳隆起,像一座山峰绵延10几里,全部浪费掉了,他抓了一把稻壳走了,回哈市进行论证,事隔半年,返脚杨木乡,决定在八五七农场建一座“润馨热力电厂”。
一个场乡共建的项目落地生根。
近日,记者来到八五七农场,农场东端建起了“大工业”,两个几十米高、几十米粗的稻壳储存仓,好壮观,周边稻壳一堆堆。
热电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杨木乡党委书记张文义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个多赢项目,项目以稻壳作材料,农民增收了;热电厂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八五七农场的职工住上了暖屋子,减少了供热费;热电厂年发电1500千瓦时,农场用上了廉价电。可见,这个项目是一个场乡合心利民工程,更是一个零成本高效益工程。
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今年3月开工,2008年5月份,将正式生产运行。
热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除供热取暖、发电照明之外,还要把稻壳多次加工,提炼白炭黑、黑炭黑化学用剂。一吨稻壳的价值比一亩地水稻价将多出几倍。
今年一入冬,杨木乡、八五七农场大大小小加工厂的稻壳,大车小辆送往热电厂,1立方米3元,大多是秋天签的稻壳“订单”。
稻壳成了生产原料,带动了制米业,杨木乡及八五七农场大大小小稻米加工厂达100多家。
记者见解:一个热电厂吞下50万亩水稻的稻壳,是科技提高了招商的含金量,稻壳成了多功能的“金壳”,成为构建节约型农村,促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生产要素。
稻米引来米粉生产线
密山市全民招商,提速了招商引资。
密山市供销社主任成善军盯住杨木乡、八五七农场的水稻,他以“黑龙江富坤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招商。
成善军告诉记者,富坤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是八五七农场一个制米、烘干、仓储一体,年收购水稻6万多吨的企业,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900万元,属粗放型加工企业,低效益运行。
走万里路,引千万商。
他辗转哈尔滨、大连、北京、上海,推介、洽谈,引来了哈尔滨建筑公司。
2007年初,客商李伟投资1000万元,在富坤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新上一条米粉生产线,从大米中加工出白米粉、糙米粉、膨化粉、米糖粉、生产八宝粥,以“富坤”注册商标。
1—10月,加工米粉2000多吨,实现产值4800万元,上缴税金15万元。
对水稻的三次加工,“丑女”变成了“靓女”。
富坤粮食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说,1吨大米卖到北京、上海,价格是2400元,往国外销十分困难;生产米粉后,1吨价格卖到3400元,1吨增值1000元,并且卖到了美国、澳大利亚,“富坤”走向了国外市场。
杨木乡乡长陈刚说,一个招商企业,调整了种植结构。公司与农民统一“空育113”水稻品种,优质优价,1公斤价格将达1.70元。杨木乡2万亩“空育113”,农民增收60万元。
记者见解:拔掉了皮,成了粒,这不是深加工;由粒到粉,到附加值高的产品、商品,价格增加,工业值提高,土地增值,农民增产,最终实现了粮食最大化效益。
秸秆引来气化生产车间
富源乡引资5330万元的秸气化项目,以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建成供应200户生活用气,年发电5千瓦时。今年10月试运行,收购多种秸秆100万吨。
密山市计委引资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由哈市多伦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建设年生产1万吨绿色有机复合肥生产线,以兴凯奶牛专业镇的牛粪为原料生产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复合肥,是多种农作物的肥料。
铁西村引资糠醛有限公司,以玉米芯为原材料,生产醋酸钠,铁西村及周边农村一车车玉米芯运往工厂……
记者见解:土地上产的,从根到梢、到果,没有多余的,没有浪费的,形成了综合利用一体的良性循环,这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增长点,同加法计算,其总和是再增产、再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