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5日电 广东省上半年人身险保费收入超高速增长引起业内专家注意,日前有学者称,至少100亿热钱借道广东保险市场入境,从而拉动广东省保费高速增长。广东省保监局昨日表示,广东省保险市场并无热钱涌入,且保险产品不具备热钱流入的先天条件。
寿险高速增长属正常延续
广东省保监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不含深圳)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2.63%,高于全国63.94%的平均增速,并且远超江苏、上海等东部省市。
保监局新闻发言人杨燕歌表示,自2004年起,广东人身险保费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同期江苏、北京、上海的增速,今年广东人身险市场的高速发展是这一态势的延续,“属于正常范畴”。
杨燕歌认为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资本市场低迷带来的“挤出效应”,市场资金大幅向储蓄和保险回流。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市场战略也是重要原因。此外,银保加大销售力度以及保险公司数量增加,也成为保费收入的强大助推器。
但杨燕歌透露,银保业务增速目前已出现环比下降的趋势,“预计全年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将低于上半年。”
外籍人士保费仅8.3亿
但是,对于广东省一枝独秀的情况,郝演苏教授另有看法。他指出,今年上半年至少有100亿元流向了以人民币计价的万能险、投连险和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投保主体集中在收入中等偏下的香港居民,投保金额动辄两三百万。“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是‘热钱’流入保险业的集中地。”
广东省保监局对此回应称,调研显示,今年1~8月,在上述三个城市投保的外籍人士(含香港、澳门、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共有6991人,保费收入8.3亿元,占同期人身险保费收入的8.33%,人均保费11.9万元。这与郝演苏的调研结果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与郝教授没有任何调研方面的接触,也不清楚他是如何取得那些数据的,但是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与他进行这方面的交流。”杨燕歌如是对记者表示。
省保监局称,这部分由外籍人士缴纳的保费并不符合热钱的特征,“保险产品也不具备热钱投资的基本条件。”杨燕歌表示,投资性保险进出都会产生较高的成本,且需要一定时间,不满足短期套利资金快进快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外籍人士与内地大致相同,都偏好分红和万能产品,而这类产品退保成本高,需要较长投资周期。从调研结果看,上述三个城市的外籍人士投保均属于正常的保险业务,不具备投机性。”
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
今年上半年至少有100亿元的香港资金流向了内地以人民币计价的万能险、投连险和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珠海、中山、东莞是“热钱”流入保险业的集中地。
双方焦点
上半年广东省(不含深圳)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2.63%,高于全国63.94%的平均增速,远超江苏、上海等省市。
广东省保监局:
广东市场高速发展属正常。
今年1~8月,在三城市投保的外籍人士保费收入8.3亿元,占同期人身险保费收入的8.33%。
这部分保费并不属于热钱,而且保险产品也不适宜短期套利。
内地险种回报率较低
香港的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投资范围更加宽泛,结算利率一般都高于广东,且相对较稳定。因此,香港地区的投资者大多会选择比较成熟的本地产品进行投资。例如,一家跨国保险公司在香港地区销售的投连险为客户提供了多达70种国际性基金,而该公司在广东地区销售的投连险仅拥有3到4个基金投资账户。保监局的分析显示,2004年以来该跨国公司在香港销售的万能寿险的结算利率一般在5%左右,而广东公司万能寿险的结算利率一般在3%左右。
据悉,省保监局目前已经开始现场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银保渠道销售管理。
郝演苏:只是想敲警钟
对于这一争议,郝演苏教授昨日表示,对于这笔流入保险市场的资金不能简单用“热钱”来形容,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境外资金,“这其中当然有善意的资金,如出于对港币贬值的担忧而流入的资金。”但他同时指出,也有可能是境外资金借此规避内地的反洗钱限制。郝演苏表示,目前银行业对此监控非常严格,而大额境外资金选择保险行业进入内地的综合成本是最低的。
郝演苏同时表示,100多亿资金无论是放在全国,还是放在广东省市场,所占比例都并不大,“不要一提到‘热钱’就想到负面效果,我的报告只是给监管部门敲一个警钟。”他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外来人士购买保险是否设有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对大额保单的资金来源是否有具体的监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