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09-17
|
|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鸡西曾经有一条通往社会主义大本营的“国际交通线”。来往于这条交通线上,有两个我党的传奇人物———张哈和杨坤。
鸡西的“国际交通线”是联系吉东地区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一条重要通道。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东北党的活动直接受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领导,国际交通员便往来于海参崴与牡丹江之间,护送党的骨干前往苏联学习,迎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前往吉东地区巡视工作,传递党的重要指示,独自一人完成许多重大国际机要交通任务。
张哈在担任密山县委交通员期间,就有过许多传奇的经历。而他的搭档杨坤,也从1933年底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
1935年2月,中共吉东特委指示杨坤到牡丹江接一批“客人”,负责送出国境。杨坤在和张哈的接触中,学到了很多交通工作经验。他在牡丹江把三位“客人”接到梨树镇,住进了“顺来店”,夜半时分,巧妙地躲过伪军搜捕,顺利地完成了接送任务。
从那以后,杨坤就活动在这条交通线上,多次到牡丹江送信、接“客人”,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6年,吉东地区特委书记李德福(李范五)被敌人发现后,组织决定,让他到海参崴。当夜,杨坤和李德福沿着崎岖的山路,踏着半米深的积雪出发了。李德福由于和敌人周旋了几天,脚上打起了不少的血泡,行走困难。杨坤只能搀着他艰难地一直向前走去。天亮时,爬上了一个山岗,回头一看,一支敌人的马队向他们追来,但敌人追到岗下停了下来,向岗上放了几枪,吓唬一阵就调转马头回去了。杨坤和李德福见此非常高兴,他们肯定,这是过境了。之后他们在苏联边防军的协助下,很快找到了兴凯湖联络站。不久,李德福乘上了开往海参崴的火车。
1936年党把张哈和杨坤送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9年他们从莫斯科回到革命圣地延安,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
常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