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18日电9月初,“鸡西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的开通,标志着鸡西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和远程教育已经向标准化、规范化又迈进了一大步。“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种形式的远程教育活动500余次,共有5万余人受到教育。
“要把现代远程教育办成农村党员干部提高素质的‘加油站’、联系农民群众的‘连心桥’、农村干部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直通车’”。这是鸡西市委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出的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鸡西市早动手、细安排,顺利地完成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使远程教育工作得以在全市各地顺利有序地开展。今年初,除了依托鸡西市“校校通”的乡(镇)和村(屯),其它的455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电教设备都已经到位,并进行了安装调试,所有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都配置了统一的图板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至此,鸡西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达100%。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开展远程教育活动中,鸡西市突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党员干部受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这一重点,通过构建长效机制、深度开发教学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创新载体活动等有效方式,努力推进终端站点建设和远程教育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各县(市)区按照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的方针,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建立远程教育资源库,供村党支部组织学习和群众到站借阅。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与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组成“巡讲团”,对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用技术推广等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巡回讲解,选择有一定规模且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作为远程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服务体系。
全鸡西市各涉农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各类远程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综合效益,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场地、设施、资金等资源,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齐抓共管的网络化工作格局。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逐渐成为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适用技术的培训点;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能的传授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
今年以来,鸡西市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了“一校帮一村、一村帮一户、小手拉大手”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覆盖面,实现资源共享、一站多用。同时,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即:建好一个规范站点、发一封公开信、搞一次需求调查、搭一座联系桥梁、结一个帮扶对子、开好一个站点与乡村的联系会议、送一些培训课件入户、办一个节目公示栏,不断丰富远程教育形式,扩大远程教育辐射面。
虎林市依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青年致富能手等组建站点管理队伍,依托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科研院所的专业人才、科普志愿者及当地农村实用人才等组建教学辅导队伍。协调农委、党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家骨干,组成“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讲师团,下乡开展教学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专题讲座10次,参加党员群众达2600余人。
鸡东县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龙江先锋网”和“鸡西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平台中选出切合本乡镇、村实际的内容,并将学习计划在村务公开栏中向村民预告,以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半年来,这个县远程教育站点共组织学习180多次,为群众送去致富信息300多条,解决生产难题90多个。
密山市则把远程教育变成“农家课堂”,通过向这些党员农户发放典型经验、农村适用技术光盘,组织站点管理员到户指导,收看相关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方面的内容,使远程教育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农家课堂的建立,形成了农户争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良好氛围。裴德镇裴德村奶牛养殖户,经常组织党员和农户在家中观看《奶牛饲养技术》、《黄牛改良技术》等科教片,掌握了新的科学饲养技术。今年,该村奶牛存栏数达108头,仅养殖奶牛户均收入2万多元。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梨树区凤山村围绕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所具有的丰富学习内容的优势,坚持每月组织党员和农民群众学习一次。该村农民党员邴久银深有感触地表示,远程教育网上不仅指导性文章多,而且还可以点播各个方面的课件观看,图文并茂,容易学习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学习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