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地市
日期
新闻搜索
 
(第040期)当壁镇的由来
 签发时间 2008-09-18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咸丰皇帝指派仓场侍郎成琦为钦差大臣,会同吉林将军景淳与俄方在奎屯毕拉(即今当壁镇,意即湖浪卷入的小河沟———白棱河)岸边设立谈判点,签订《勘分东界约记》。

  1896年奎屯毕拉按音译改称为“快当别”,人们利用白棱河河床狭窄的地理优势,自发地与俄人往来,以货易货。20世纪初,“快当别”这个贸易口岸在吉林省东部闻名遐迩。

  1913年,“快当别”改称为当壁镇,人口陆续迁入,当时邻里之间相隔数里、数十里不等,镇内开始有了商业的雏形,十几年间当壁镇达到南北1.5公里,东西2公里,有粮栈20余家,是中苏边境贸易的重要口岸。中国农民每年把自产优质大豆从上冻开始外运,直到第二年道路翻浆“烂道”为止,每日上百辆大车、爬犁(一车可装大豆30个口袋)由当壁镇出口转运到苏联的金花高丽。史料记载:“每遇丰年,大豆丰收,当壁镇民间贸易十分兴旺,北起同江府,西至依兰府,运粮车辆络绎不绝。”

  1935年,中苏之间民间贸易受到限制,双方设边卡,严格检查出入境货物,当壁镇出口的粮食关税不断增加,贸易量越来越少。第二年林密铁路(即林口———密山)通车,大量农作物通过火车运往外地。随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统治势力的不断扩张,1941年6月日军开始“净化边界”,不允许边界居民同苏联交往,将当壁镇民房全部烧光,居民被撵得东逃西散,边境贸易随之停止。从此,当壁镇这一重要商品进出口基地也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三五九旅解放密山,中共东安地委组建中苏贸易小组。为解决当时人民的生活困难,保障军需民用供应,他们开通中苏边界的地方临时贸易,中国出口5万吨大豆、小麦、面粉、猪肉等农副产品,换回食盐、布匹、纸张等日用品。1947年10月当壁镇贸易终止,中苏贸易由绥纷河口岸代替。

来源: 鸡西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常帅
相关文章
 
 

  工作人员在为居民办理医保手续
  鸡西市委召开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密切配合保证栽树的数量和质量
  集中学习讨论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鸡西市人防办举行通信工具和人防专业队演练
  总装车间工人在吊装采煤机
  青山机械厂加紧生产育秧基地所需设备
  鸡西市麻山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和麻山乡卫生院竣工
 
 【吃】宋记坛肉风味居
 【】森林王绿色蘑菇园
 【】万福园火锅
 【】川味香排骨火锅
 【】大全蒙古烤羊腿
 【】德昌源朝鲜野生海鲜
 【玩】亮湾网络家园
 【玩】黑8桌球俱乐部
 【玩】融姿冷饮轻吧
 【玩】融洽冷饮音乐酒吧
 【玩】星吧克休闲会馆
 【玩】馨浪冷饮酒吧
 【购】阿迪达斯形象专门店
 【购】Teenie weenie
 【购】199男士羊毛衫专卖
 【购】Kappa专卖
 【购】七匹狼男装
 【购】戴梦得
 【住】龙城花园
 【住】地税局招待所
 【住】矿业集团宾馆
 【住】佰金瀚洗浴广场
 【住】金福宾馆
 【住】金龙宾馆
 【供求】诚心出售各款低价摩托车
 【房屋】
大恒山平房吉卖
 【供求】鸡东网吧吉兑
 【招骋】西比客淡爱小站招骋营业员
 【汽车】现有尼桑皮卡汽车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