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19日电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福州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创建为了百姓,创建依靠百姓,创建的成果由百姓共享”的总体思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以更广阔的视野改善民生,夯实文明城市的民生基础,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全力参与,形成了政令、民心、民力的良性循环。
一、大力投入,打牢民生基础
福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坚持从民生难点问题入手。近年来,随着福州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们要求各级政府不回避难点、热点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出击,不惜投入,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学有所教,不断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福州市在全国、全省较早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对城乡低保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实行了区属与市属中学“同城同待遇”、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工程建设等一批项目,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农村教师待遇,有效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百姓对教育的新需求,福州出台系列优惠举措,吸引优秀师资来福州工作,同时加快培养优秀教师,并出台中考“定向生制度”,即薄弱初中校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定向进入优质高中。城市新区建到哪里,优质学校就开到哪里。
劳有所得,让百姓有岗上有钱赚。福州全市323个社区、38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90%的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就业服务网络建网数和覆盖率均居全国、全省前列。福州市腾出了一大批公益岗位,让大龄下岗职工上岗。目前,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密集的社区,一半以上实现了“零失业率”。
病有所医,不断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之忧。全市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目前,城区已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农村地区已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同时,福州市建立城市医疗救助体系,作为全民医保的补充,解决了市属及停产国有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保财政补贴。此外,福州市还出台了《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试行办法》,部分医院专设“农民工优惠定点医疗机构”。
老有所养,建起立体社会保障网。福州市已初步构建了五大险种齐全、功能基本完备、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民生安全防护网。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已100%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持续保持100%。目前,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正在向农民工等群体延伸,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全体从业人员,建筑、矿山等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也已全面启动。
住有所居,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福州市紧紧围绕强化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这一核心,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房建设,初步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经济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城区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已应保尽保。目前,市区已有50%以上居民住进房改房、公有住房、安置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社会保障房。
行有所便,让百姓出行快乐舒心。近年来,福州市一直把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在财政预算上给予的资金支持都不少于1500万元,并对公交发展给予政策支持,有效地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二、拓宽视野,满足民生新要求
在打牢民生基础的同时,福州市着眼发展,拓宽视野,不断满足日益变化的民生新要求,使经济社会发展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达到发展着的和谐、进步中的和谐这一理想目标。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构建都市型经济、宜居型城区、和谐安康型社会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体系。为把福州建设成为生态型的宜居城市,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鼓励工业企业迁出城区入园区,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的企业,在市区发展第三产业,扶持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消耗、环保生产的都市型工业。全市先后搬迁和关闭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并在搬迁中进行污染治理、节能改造。
福州市建设众多公园,让城市成为一座公园城。
近年来,福州市投入巨资新建、续(重)建西湖公园、温泉公园等40座公园,全力推进景观道路绿化,将城区道路沿线景观改造、整治、清理出来的8万多平方米地块,用于建设街心公园和简易绿化地等公共绿地。同时,还重点建设屏山公园及镇海楼,抓好于山、乌山改造,打造视野开阔的开放式公园,不断拓展福州城视觉空间,使福州形成“青山拥抱城郭,碧水萦绕市井”的山水园林格局。另外,福州市投巨资,积极推进上游闽清、永泰、闽侯流域内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企业搬迁或转产,实施虎溪、环东张水库截污工程,从源头上保证水源的洁净。
煅造文化软实力,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福州市积极打造以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和寿山石文化为重点的闽都文化。新建大批文化设施,让百姓获得高质量的文化与娱乐生活。建造市体育中心、群艺馆、美术馆、画院、歌舞剧院、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并达到国家标准。重视城乡统筹,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福州、文明城市建设。由市民自发组织、政府积极引导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成了全国有名的文化品牌。
建设学习型城市,营造鼓励兴业、创业、追求事业成功的文化氛围。改善民生,绝不能简单地止步于让百姓安居乐业,还必须满足他们学习、思考的需求。几年来,福州市在连续开展评选书香门第、读书之星等系列活动外,还开辟了大量国学讲堂,其中,有以弘扬闽都文化为主的“乡学讲习所”,有传承福州传统艺术为主的“唱传承讲习所”,有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闽都大讲堂”、“昙石山讲堂”、“仓山大讲堂”、“新知讲堂”,有面向青少年的“少年文学讲习所”、“少儿蒙学堂”等,所有国学讲堂都免费向公众开放。
为满足百姓兴业的需求,福州市努力为百姓创业提供便利。大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共取消审批事项724项,总减幅达61.5%;开通了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系统,建立了集网上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咨询和网上效能监察于一体的电子政务平台,全市49个审批部门423个审批项目全部实现上网审批并接受监督,上网审批部门和项目居全国前列,部门审批效率得到提高,提前办结率达90%。
为让市民始终保持创业激情,市委、市政府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把小企业办大、大企业做强。福州市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大平台,先后建立塑胶、模具、陶瓷、纺织、工业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等13个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实现了同行业服务平台共建共享;建立健全了政府、银行、担保单位和企业“四方联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了帮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福州市对每位进入企业的博士后,每年补助5万元,并提供服务完善的高品质公寓;此外,还设立了人才储备站,政府出钱将一大批专业人才储备起来,以备福州才俊创业和企业发展壮大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