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25日电 九月金秋,哈尔滨市粮食生产再传捷报,粮食总产将首次突破200亿斤。这是哈尔滨市战胜去冬今春连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后,夺取的历史上最大丰收年。
记者从哈尔滨市农委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3.5%,较上年增加40万亩。在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1215万亩,水稻面积665万亩,大豆面积630万亩。据有关部门对哈尔滨市8区10县(市)粮食测产统计,预计总产210亿斤,同比增长5.6%。其中:玉米平均亩产1030斤,增长9.2%,总产125亿斤,增长2.9%;水稻亩产1040斤,增长1.6%,总产69亿斤,增长11.6%;大豆亩产260斤,增长44.4%,总产16.4亿斤,增长64%。
今年哈尔滨市粮食生产面临春旱的严重考验。由于去年夏、秋、冬三季连旱,降水持续偏少,从2007年6月到2008年2月,全市平均降水仅为9.9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59%。春季全市干旱面积达1800多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0%;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基本为库见底、河断流、塘干涸,全市水田总面积673万亩,无水泡田面积达231万亩,占34.2%。今年春季旱情受灾面积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旱情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面对严峻形势,全哈尔滨市上下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把抗旱、保苗作为春季农业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提前谋划工作方案,以秋整地、水田抗旱为重点,以打井、建站、补水为主要措施,全市动员、全民参战,坚决打好抗春旱、保春种攻坚战,在大灾之年力保水田用水、旱田全苗,确保全市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的好局面。
坚持抢前抓早,实施春旱冬抗。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从去年秋冬季就着手研究部署今年抗旱工作,市财政投入9000万元用于水源工程建设,各县(市)投入5200万元抗旱资金。全市新打大型机电井1365眼、小型灌溉井3245眼,抢修水源工程40处,新增防渗渠道74公里、清淤渠道1054公里,确保了今年春种用水。
坚持深松耕暄,建立土壤水库。从07年秋天开始,哈尔滨市全面实施大型农机深松整地,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涵养水源能力的目的。去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农机装备资金11.4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60%和11.5倍;装备拖拉机8万多台,同比增长52.8%,其中大型拖拉机为1400台,为过去20年发展总数的一半。各级财政投入5200万元用于深松整地补贴,全市秋整地800万亩。
坚持科学抗旱,综合应用抗旱措施。哈尔滨市坚持当前应急抗旱与长远水源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强化了工程抗旱措施,新建抽水站96处、拦河坝190座,维修机电井1.67万眼,购买抗旱机动设备4899台(套)。大力推广水田旱整地等节水技术,广泛采用适地抗旱品种。在全市确定了9个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区)。
坚持强化领导,增加抗旱投入。哈尔滨市政府在去年投入6000万元基础上,今年又紧急下拨5000万元抗旱引导补贴资金,各县(市、区)投入5200万元抗旱扶持资金,全市农民投入抗旱资金近3亿元,市直机关干部支农储蓄资金近亿元。今年3月,市领导全部按照防汛抗旱责任分工,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工作,市农委组织30多名农业专家驻县指导春耕生产,市直部门支援抗旱资金2000多万元,帮助基层打大型机电井300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