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10-13
|
|
东北网鸡西10月13日电 金秋时节,山丹县霍城镇下西山村万亩杏林基地枝繁叶茂,景色迷人。因为这片杏林,下西山村被当地群众称为“杏花村”。
2002年,退耕还林政策在山丹县沿山地区开始全面推行。县上以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目的,按照“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累积完成退耕还林39.81万亩,营造生态林37.62万亩、经济林1893亩。如今,6个年头过去了,作为全县乃至全市退耕还林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山丹县霍城镇下西山村,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顺着郁郁葱葱的杏树林,笔者找到了下西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有珍。王有珍在任已有12个年头,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他和全村群众一样,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据他介绍,2002年以来,下西山村282户群众人均退耕还林13.88亩,全村种植优质苜蓿3600亩,苜蓿地里间作套种着仁用杏、山杏、鲜食杏3200亩,嫁接优质果杏2700亩,现在开始挂果的已有1600亩。全村每年仅退耕还林补助款就达208万元,人均2100元;苜蓿收入100多万元,养畜收入20多万元。除此之外,全村每年还节省出450多名富余劳力外出打工,年收入达200多万元。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居全镇之首。
下西山村五社农民王世平一家4口,两个女儿都已考上大学,老两口每年退耕还林补助款有5000多元,山滩旱地退耕还林后全部种了苜蓿,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今年40岁的村民徐聚海自实施退耕还林后,除领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外,又出去打工,家庭收入也不断增长,今年2月,他投资6万多元修建了两座暖棚猪舍,并购买50多口仔猪,前不久,育肥的仔猪全部出栏,纯收入达3万多元。
|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陈文亮
|
编辑:
刘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