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0月20日电 随着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活动战役打响,鸡西市进一步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明察暗访工作向沿旅游风景线及城乡结合部延深。
10月18日,鸡西市有关部门带领记者,兵分四路,对鸡城路方虎路鸡西至虎林路段、201国道鸡西至七台河路段、鸡图公路鸡西至梨树部分路段城区、鸡密南线鸡西至鸡东路段入口及公路两侧进行检查……
镜头一:鸡城路方虎路鸡西至虎林路段——
当日,检查组在途经鸡城路段时,发现在城子河区农村信用社与华龙美食中间,有一条沟渠,沟内存有很浅的水面,水质很污浊,沟的两侧,堆满生活垃圾。一位居住附近的住户反映:“到了夏天,这里蝇虫飞舞,脏乱不堪,还散发出阵阵臭味,对我们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
在该路段有几处垃圾箱形同虚设的现象:在城子河区长青乡路段的一垃圾箱,里面是空的,外围左侧却堆满了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一家名为“金达莱小吃”的饭店与另一小饭店中间,有一很窄小的厕所,厕所一侧堆满炉灰及垃圾;该路段一收费站垃圾堆在门前。
在此地采访时,记者看到另一现象不尽人意:该路段的“眼镜串店”走出一人,把一桶脏水倒在马路上。一位从此经过的人看着路面的脏水和杂物,非常气愤:“不讲公德,好好的路面弄得没法走。”
在方虎路鸡东路段,公路两侧农户相对集中,农民过冬取暖的柴草垛大部分存放于路边,出现了该路段柴草垛堆积较为突出的现象。
鸡东县东海镇的新华村、东海村、永远村等,是这一路段存放柴草垛最为集中的地方。记者数了一下,大致有10余处,大堆大堆长期存放在路边的草垛“此起彼伏”。座落在此地的8510农场,在一名为“绿补停车场”门前,煤堆、豆秸并排存放。永安收费站是该地段的重要出入口,却也有煤堆和草垛存放在北侧。
沿方虎路进入密山境内,广告牌匾破损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这一带沿途的景色和风光。
在太平乡地段,首先进入视线的是西侧道南的一处牌匾,板面一面破损,一面空白。位于连珠山镇的示范广告带长廊,或空白,或破损,或板面陈旧,其中最严重的是标有创维健康电视的板面,三分之一已卷到一侧。记者数了一下,此处共有19块牌匾,7块空白,2块残缺不全。密山市入口处,写有“保护森林,送一路温馨”字样的广告标语牌,喷绘布从上侧堆下来,形成不规则“皱纹”,板面塑料保护层一条一条撕下来,垂在地上。
在方虎路虎林市宝东镇太星村路两侧,柴草垛堆放相对集中。该市虎林镇城东名为“北辰彩钢”门前右侧有柴草垛存放。镜头二:201国道鸡西至七台河路段——
检查中,在201国道滴道收费站附近的空地上,记者看到废旧农膜、塑料袋被风刮得四处都是,五颜六色引人注意,有的塑料袋被风刮出很远,影响了道路卫生。
鸡东县兴农镇道口加油站对面的空地上堆积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杂物,落叶、纸屑、烟盒、塑料袋等废弃物扔在草坪上,极其醒目。鸡东兴农边防派出所对面也有一大片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两处堆放地点相邻,使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大的垃圾场。在此处前行不到500米处,标有红利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的单位门前炉灰、苞米叶等垃圾堆成几座小山;在其斜对面的大地里,在一个破旧的草房边零乱堆放着纸壳、柴草、塑料布等物品。
位于国道旁团山子村几户民房前的空地上,玉米秸、豆秸有的平铺在空地上、有的随意地堆在一旁,使此处看上去特别杂乱。三头散养的牛在用玉米秸临时搭成的牛圈里悠闲地吃着草,长时间积攒下的牛粪散发着难闻的异味,严重地影响了这一带的环境。
检查中,记者发现,在201国道鸡西至七台河整个路段,几乎没有存放垃圾的地点,仅在鸡东县兴农镇路口有几个砖头砌成的简易垃圾池,池内垃圾很少,周围却堆放着很多垃圾。
镜头三:鸡图公路鸡西至梨树部分路段——
在鸡图公路鸡西至梨树区路段中,鸡图公路46公里处的权江机动车修理部门前堆放着大量煤泥与柴草,与旁边整齐的经营场所相比非常不协调。
位于鸡图公路43公里处平岗矿加油站附近100米处的空地上,垃圾基本将空地覆盖,加油站对面的居民楼前绿化带,被住在这里的居民种上了自家菜,过季的菜帮菜叶被居民四处丢弃,使这里的环境看上去特别脏乱。
梨树矿7井叉道口处、鸡图公路43公路处老达社区对面的路口同样也存在垃圾混乱堆放现象,与周围整洁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在老达矿拐弯处,记者还看到道边一个牌匾不仅空白而且已经破损,残缺的广告喷绘布悬挂在牌匾上,随风飘荡。
镜头四:鸡密南线鸡西至鸡东路段——
在鸡密南线鸡西至鸡东路段上,记者发现这一路段乱倒生活垃圾现象比比皆是,道路两侧垃圾任意堆放。
在鸡东镇红少年小学叉道口处到鸡东大修厂沿线,居民乱倒的生活垃圾、废纸、菜叶、脏水交织在一起,脏乱不堪。有的垃圾被风刮到树杈上、草地上,看上去极不雅观。在下亮子中学东侧路两边和综合村,都存在着乱扔垃圾的现象。
石河北村道路两侧,村民平房与道路相邻之处,村民将收割后的稻草、玉米秸、柴草堆放在门前,有的扔的到处都是,有的就随意码放在道边。在平阳镇加油站附近,街路两侧乱堆乱放的柴草垛达二十多处,形成一处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这里,记者看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