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11-10
|
|
东北网鸡西11月10日电 11月4日下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两岸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四项协议,两岸从此将迎来“大三通”时代。在向“大三通”迈进的艰难历程中,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先行先试,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为“协议”的签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早在1992年3月,我省就提出了‘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建议,以‘两门’、‘两马’海上直航来推动两岸全面直接‘三通’。”福建省台办三通处处长郑一贤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福建省以务实的精神,在推动福建沿海与金马澎的直接往来中,不断突破台湾当局的种种限制,成功拓展直接往来的各项业务。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盛达”轮与福建外贸中心船务公司“华荣”轮分别由厦门港和福州港运载集装箱直航台湾高雄港,虽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通”,但确实为海峡两岸海上双向直航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1年1月2日,“两门”、“两马”海上客运直航启动;2001年8月27日,金、马地区海上货运开始直航;2002年7月23日,泉州与澎湖海上客运直航;2003年5月7日,湄洲与乌丘岛、金门客运直航;2005年12月初,福建率先启动“两门航线包裹快运业务”;2006年6月8日,泉州直航金门的海运航线正式开通;2008年7月5日,台湾籍“台富轮”从马祖福澳港首航宁德港下白石码头,至此,我省沿海6个设区市都实现了与台湾金马澎地区的直航……连年来,接踵而至的好消息令两岸民众欢欣鼓舞,尤其是“两门”、“两马”海上直航的开通助推两岸贸易、带动两岸旅游热潮,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了一条省时、省钱的便捷通道,为实现“大三通”提供了经验。
在与台湾地区多年的海上客货直航中,福建从实践中探索出一种两岸都能接受的特殊通航模式,主要体现在直航两岸船舶的挂旗上。1999年夏,厦门轮船总公司承担金门——厦门之间红十字组织交流任务,曾挂公司旗进入金门水头码头,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在“小三通”时,福建省交通主管部门建议采用这种挂旗模式:即根据双方的约定,由两岸资本在两岸登记注册的船公司和船舶,用挂公司旗帜方式进出双方港口。这一挂旗方式在此次两会签署的两岸海运直航协议中被借鉴,体现了福建先行先试的成果。
在两岸海上直航节节推进的同时,空中直航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2006年1月25日8时5分,厦航飞往台北的春节包机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飞离地面,当日10时50分,高崎机场也迎来首架台湾民航客机,这是57年来闽台两地首次对飞。这一年的两岸包机对飞,新增了大陆与台湾相距最近的厦门航点,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两岸各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掀开了闽台两地人员直接往来的新篇章。2008年6月13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厦门又被列为大陆方面的两岸周末包机首批航点,省直有关部门和厦门市加大两岸包机宣传工作,实施“厦门机场特色服务”,推出了“两岸一票通”套票产品,涵盖大陆40个城市及台湾的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嘉义5大城市,使往返台商得到更舒适、便捷的服务,将厦门打造成为继香港、澳门后台胞往返两岸的第三条重要通道。
连年来,闽台海上、空中直航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为两岸全面“三通”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编辑:
刘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