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11-28
|
|
东北网鸡西11月28日电 那是1920年的春天,三个山东小伙子为了躲避战乱频扰、民不聊生的现实,决定背井离乡,结伴到关外去找个生活出路。
苦命相连的三个山东小伙子,一见面就亲如手足。三人在来关东的路上,海誓山盟,结为生死弟兄:老大赵连春,21岁,是黄县人;老二杨兴东,19岁,是蓬莱县人;老三毕月涛,17岁,是掖县人。
当时,现在的鸡东一带人烟还很稀少,只有密山及兴凯湖周边疏疏落落地住着一些人家。哥仨沿着穆棱河向东,穿山林,越谷地,风餐露宿,整整走了一个夏天,才到了兴凯湖边。
这里地处中俄边界,而对面的俄国人大多嗜酒。哥仨看准了商机,就从密山、勃利等地往回贩酒。钱赚得挺容易,不到一年功夫,他们就盖起房子、开出大片土地。
哥仨立住了脚跟,便放手大干起来。他们又办起了贸易货栈,除了成桶成吨销售给俄国人白酒外,还经营当地农民卖不出去的大豆、毛皮等。他们还给自己的货栈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叫“东元茂”。于是,远近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卖皮子的地方。
几年工夫,这里就成了热闹的贸易集市,就是后来的当壁镇。哥仨用赚来的钱,买了大量的土地向外租种,把收来的大豆、玉米卖给俄国人。
当壁镇的繁荣,吸引了西欧的一些商人。毕月涛年纪小,聪明伶俐,不到一年工夫就学会了一些俄语,结交了不少外国朋友。其中,最要好的一个丹麦人对他说:“种地不如搞加工业,如果你愿意,给我六十车皮(当时的火车是小火车,一节车皮只有十五吨)大豆,我到德国就能给你换来一台加工小麦、谷子的机器。”九百吨大豆,对哥仨来说,要一次巨大的付出,几乎是倾家荡产了。哥仨合计了一回又一回,几天几夜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但他们反复权衡利弊,最后终于做出决策:干!
这一个“干”字,诞生了后来闻名遐迩的“裕记火磨”。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忠顺 梁木 国辉
|
编辑:
陈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