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11日电 “三十而立”,改革开放以来,福州经历“三山时代”“闽江时代”的发展,沿着“东扩南移、跨江面海”规划构想的思路不断扩张,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仅为34.3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如今的182.36平方公里(据2007年统计)。
城市规模实现“三级跳”
三山时代
福州最古老的中心在今天的屏山一带,此后迁移到南门兜。改革开放前,福州中心城市只形成了鼓楼、台江、仓山,整个城市的变化不大。据福州地方志所载:1978年福州建成区面积仅为34.31平方公里。
闽江时代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州开始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拆迁棚屋区工作,此举揭开了结束“三山时代”的序幕。至上世纪末,全市先后改造棚屋区和居民住宅小区500多片,新建住宅1000多万平方米。
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福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东扩南进”城市发展战略设想。2000年后,福州进入发展最快时期,城区在短短几年间,范围扩张到了鼓山、旗山和乌龙江,鼓山新区、金山新区、大学新校区相继崛起,已粗具规模,闽江时代随之到来。
跨江面海时代
2004年,福州确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以及“跨江面海”的战略决策,明确福州将朝一个滨海城市发展。
随着近年福州市实施“东扩南进西拓”城市化发展战略,从1998年建成区面积不足90平方公里发展到如今的近200平方公里。
30年道路里程增长5倍多
据相关部门统计,至2007年底全市道路总长度1094.04公里,道路面积1635.46万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6倍多和近12倍,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80平方米,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
1978年:道路总长仅175.71公里
1914年,福州市第一条城市道路——福新路修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处海防前线,至1978年,市区道路总长度175.71公里,面积138.66平方米,仅是解放前的2倍,总体上仍相对滞后。
提及当年的道路状况,有着20多年丰富驾龄的潘师傅告诉记者,那时福州道路整体条件都很简陋,以土路居多,铺着沥青或水泥的道路较少,大部分的道路都只有双向2车道,还是机动车和自行车混杂行驶。
上世纪80年代:道路骨架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城市建设真正驶入了“快车道”。
80年代后,先后扩建了六一路、华林路等10多条主干道以及上百条的次干道、小街巷,初步形成具有城市标志的立交桥、人行天桥、人行过街地道和“五直十横”为基本骨架,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城市道路网络。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城市形成环状道路网络
90年代,我市继续加大建设步伐,形成了在传统“五直十横”的基础上加内环及过渡二环路为环线的现代城市路网。
近十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大刀阔斧地建设城市主干道、快速路,开辟平行于主干道或围绕关键节点的次干道或支路,实施交叉口改造,打通断头路,改造丁字路。重建了解放大桥、闽江二桥,新建三县洲大桥等4座过闽江的大桥。
2001年,五一、五四路动工改造。改造后全线设有8车道,并布设公交专用道。沿线建筑同期进行整治,建设灯光夜景工程。2003年,主城区二环路闭合合,从白湖亭到汽车北站、火车站的出行时耗缩短到20多分钟。
近年:建设项目最多、投资最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这是我市历史上城市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取得最辉煌成果的时期。
2005年安排市政主次干道项目75项,完成投资10.2亿元;2006年安排75项,完成投资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007年安排55项,完成投资21.3亿元,比上年增长74%;2008年安排141项,已完成投资34.1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城市由二环向外辐射延伸发展,建成三环路一期、在建三环二期、东北三环等项目。国宾大道、福马路、福飞路、福峡路等四大城门的进城道路中,除了福峡路明年完工之外,其他均已建成。过江通道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疏解,跨乌龙江的浦上大桥已建成,鼓山大桥正在建设中,林浦大桥、螺州大桥等施工条件已成熟,预计明年年初将开工。
公交成为市民主要代步工具
随着城市规模扩张,道路增长,事关民生的出行问题也同步得以完善。沿循“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我市新辟调整公交线路,加快车辆更新步伐,新建公交场站,开辟夜间通宵车路,延长营运时间,布设公交专用道......一番苦心
经营,换来的是公交彻头彻尾的改变,成为市民主要代步工具。
30年前公交:“少、挤、慢、服务差”
就“行”而言,30年前人们的出行,要么步行,要么骑自行车,而公交并不是出行的上乘之选。
“可怕!”今年50多岁的杨阿姨这样形容过去的公交车。那时,福州的公交“少”、“慢”,往往等上半个多钟头,一辆公交才出现在视野里。好不容易车来了,拥挤程度也是超乎想像的。“挤公交”,几乎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在车上前胸贴着后背,每一次靠站,每一次上下车,都像是一场肉搏战。杨阿姨告诉记者,公交条件简陋,乘务人员服务态度也差,所以去再远的地方都宁愿骑车。
80年代后:公交经营方式几度变革
公交经营方式数次变革,成为公交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举措。
改革开放后,福州在1981年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作交通企业——福州市旅游汽车公司。1982年以来,经营方式由过去单一靠公共汽车营运的格局,变为公共汽车、电车、小公共汽车、出租车、双层巴士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城市公交格局,营运线网结构也从以往单一的井字型向环线型、放射型等多种形式过渡。
1983年,福州市首条无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福盛小巴士公司、三山旅游汽车出租公司相继成立。公共汽车、电车不但数量增加,档次提高,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涌现出全国先进班组265车组、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109车组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通过股份制深化公交行业改革,通过内引外联、转让线路经营权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变公交企业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发展受限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
1993年,福州市三山巴士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全省公交行业中首家吸纳公交职工参股的企业,为发展公交事业筹集到了第一笔非政府拨款资金。随后,福州营达公交有限公司、福州康驰新巴士有限公司相继成立,推动公交事业快速发展。
近年现状: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22.1%
无人售票、电子报站让乘车更自主;整齐舒适的站台、枢纽站让候车不那么煎熬;市场的扩大,运营能力的提高缓解了“乘车难”“坐车挤”;逐年增加、投入营运的新型环保公交提高了乘车舒适度、减少了“尾气”排放;“IC卡”的推广使用让市民不用为“备零”焦头烂额......
据统计,至2007年底,福州市共有公交车营运线路111条,公交车2067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2.49标台,分别是1978年的3.58倍、12.34倍和4.18倍,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