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把人民视为一面镜子,形象好时不忘照镜子,形象不好时更需照镜子,因为镜子是检验丑与俊的唯一标准。希望政府对镜梳妆,常照常新、与民同乐、与镜子同辉!可以肯定的说,政府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是对的!
作为政府,应该反思中国国内消费一直启动不起来的原因。我个人认为理由有三:一是社会保障不健全,百姓消费有后顾之忧;二是百姓收入上不去,没有消费能力;三是个别商品价格畸高、泡沫巨大,阻遏了百姓消费,比如:高房价问题。住有所居是中央的要求,是百姓的期望,谁不想拥有住房,又有谁不想改善住房条件呢?但是,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几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又有多少百姓能够消费得起呢?因此,我觉得维护高房价是在间接地抑制消费。
其实大家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包括失业工人在内的广大弱势群体除了糊口等所必需的最低消费之外,基本是不消费的,不消费不是因为他们没需求,而是因为他们没钱消费。在当今国家欲通过促进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弱势群体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形之下,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就是有消费需求的人没能力;有消费能力的人没需求(一是因为富人的人数少。二是其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有时我也在想为中低收入者发500亿元消费券的台湾省的马英九的做法是否合理。
政府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我以为不应单纯以提高公务员工资促进消费为目的,这样可能会养懒公务员。国家要以丰富物质刺激物价价格下跌,提高人民币价值,降低人民币面值的利用率。涨工资只会使人民币面值面额印刷越来越大,稳定市场需要国家对市场价格体系的科学引导调控。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在于工资的增长,而在于物质上的提高。丰富物质是人民生活提高的基础,物质丰富了物价自然下跌。
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举措和资金决不能走样和变味。在建立保障性安居住房上,必须按照中央要求进行新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决不能用扩大内需资金购买现有市场商品房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地方政府,其明智的选择是,出台各种政策,督促开发商适应市场大形势,降价销售,这是恢复交易量、活跃房地产的唯一出路,也能够大大促进消费的启动。政府决不能与开发商沆瀣一气,用所谓的“房价大跌最终受害者是老百姓”来“公开恐吓”民众,用什么“地产业冬天来临”的说法“逼宫”政府,政府更不能采取直接购买商品房的办法来建立住房保障安居工程。此做法无异于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救开发商,去维持高房价。对于政府而言,一定要把要把扩大内需的钱用在实处上,用在刀刃上,用在改善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