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18日电 “取暖不烧煤、照明不买电、洗浴不出门”,农民过上“城市化”生活,已成鸡西市新农村建设一大亮点。
12月15日,记者走进滴道区王家村生态家园示范小区王玉梅的家,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厨房一角结实美观的生物质供暖炉里烧的是新型能源———秸秆固化颗粒。屋中也看不到暖气,农户家也享受上地热。王家村负责人讲,村里的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如今可成了净化村屯的“环保厂”,以往到处堆放的稻草、苞米秸变成了宝。农民拿它换颗粒当煤烧,干净又省钱。初步算,一冬天省一半取暖费。
离开王家村,再到兰岭村,看到的是在全省拥有四项领先技术的鸡西市第一处大型沼气工程。鸡西市能源办负责人介绍,矗立在山坡下的绿色搪瓷钢板罐体为主发酵罐体,池容为600立方米,随用随产沼气500余立方米,设计供气规模为500户。明年春,这里的几百家农户就可以用上新型清洁能源,点上沼气灯了。同时,这里的养猪专业屯兰岭村5组也将不再“脏”,沼渣沼液制作的有机肥取代粪肥,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将在此形成。
据悉,近年来,鸡西市把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实施农村能源项目为牵动,坚持规划先行、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思路,农村能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有2万农户用上了沼气、秸秆燃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实现年综合效益6000万元。
按照“先规划、后发展”的原则,鸡西市把农村能源发展计划列入《鸡西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鸡西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先后下发了《鸡西市农村能源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鸡西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使农村能源工作发展有目标、建设有重点、推进有措施、领导有保障。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就农村能源建设作出多次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了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经常深入乡(镇)村和农户家中调查了解农村能源建设情况,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在王家村秸秆气化站建设期间,解决了土地征用和建设资金问题;在密山市富源乡民政村秸秆气化、固化和发电项目建设中,重点解决了移民安置和资金问题。两年来,关于农村新型能源建设问题,我市共召开现场办公会10余次。
2006年,鸡西市第一座秸秆气化站在滴道区王家村建成。在政策扶持上,两年来,市政府在财力较紧张情况下,共拿出1200万元作为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资金。每建设一处大型沼气工程,补贴30万元;每建设一处秸秆气化站,补贴20万元;每户应用多功能秸秆气化炉和生物质供暖炉,补贴500元;每处生态家园示范区,补贴10万元。对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农村清洁能源的县(市)区也给予了适当的资金扶持。
鸡西市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带动农村能源建设整体发展主要有6种模式:
沼气推广利用模式。全市每个村都建设两个以上沼气示范池。同时,利用沼气国债项目,在条件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红星乡、西郊乡、滴道河乡、红旗乡、白泡子乡等乡(镇)进行整乡推进;在10个重点村,进行整村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沼气池15300户,年生产沼气600多万立方米。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模式。以温室生产为重点,着力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在滴道区王家村,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燃池和秸秆能源化利用、太阳能利用及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等农村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集成组装,与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配套建设了生态家园示范小区,实现了“取暖不烧煤、照明不买电、洗浴不出门”。通过培育王家村这个生态家园示范小区典型,带动恒山区红旗村等地建设了10处生态家园示范区,示范户已达到500户。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模式。鸡西市在非牧业区利用秸秆、山林柴草等资源,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固化和生物质发电技术。在滴道区王家村建设了我市第一处秸秆气化示范站后,通过媒体宣传,组织县(市)区参观学习,带动了密山市富源乡民政村秸秆气化、固化和发电一体化站建设。
稻壳发电模式。清河泉米业建立了稻壳综合利用发电站,集稻壳加工、发电、供热取暖及稻壳灰再利用于一体,对稻米加工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为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发展循环农业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鸡西市已建设6处稻壳综合利用发电站。
太阳能利用模式。通过建设太阳能保温房、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措施,减少农村住宅冬季能耗,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推广阳光塑料大棚、地膜覆盖技术,实现抢积温、促高产;通过推广太阳能路灯等光电利用技术,开辟农村能源应用的新领域。鸡西市在鸡冠区朝阳村推广了太阳能热水器,取得很好的示范效果,并以此带动滴道区、恒山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的应用。
风能利用模式。重点抓了密山市总投资11亿元的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虎林市风力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和梨树区的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密山风电场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虎林风力发电项目已完成投资1亿元。通过6种模式的建设,鸡西市农村能源建设现已覆盖459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