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22日电 前不久,密山市和平乡新建村村民冯士福患冠心病住院,花医药费39933.31元。这笔费用对于这个5口人、仅靠种10多亩地维生的冯士福一家,无疑是个不小的数目。但由于冯士福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获得补偿款1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一家人生活困难。这仅是今年鸡西市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11万农民中的一例。
鸡西市早在2005年就在虎林开展了新农合试点,2006年7月在全市铺开,比国家提前2年,比我省提前1年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全覆盖。今年全市常住农村人口45.65万人中,已参合43.13万人,参合率达到94.49%。
今年初,鸡西市就完成了农民自筹资金收缴和县(市)区配套资金拨付工作。共收取农民个人缴费资金674.47万元;县(市)区级财政按参合农民每人补助4.5元的标准,共补助194.085万元;10月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725万元已经到位,尚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99.8万元未给付。预计到年底,将累计筹资达到3693.35万元,为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鸡西市通过深入对比、科学测算,大幅度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2008年度国家对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进行了调整,由原来各级财政补助40元调整到70元。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做好2008年新农合补偿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和新农合基金量入而出,最大限度让农民受益的原则,结合市辖区2007年度新农合基金使用结余情况,经过基础调研、科学测算和召开会议充分征求各区意见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2008年鸡西市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标准的通知》,大幅调整了补偿标准,并统一了全市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及诊疗用药补偿范围。调整后的住院补偿标准,乡、区、市、省以上起付线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1000元,补偿比例相应调整为65%、55%、40%、30%,住院分娩正常产补助120元,剖宫产补助240元。封顶线调为1.5万元,并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结核病人及艾滋病患者报销比例在正常比例基础上又提高5%,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必要保障。
今年,鸡西市还不断提高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加强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用国债、省内自建和自筹资金进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建设任务。鸡东县对4所卫生院进行了新建,总面积3200平方米。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虎林市率先建设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今年6至7月份,密山市在辖区乡镇卫生院统一安装了医院信息系统,做到医院信息管理与新农合信息管理有机结合,大大降低了管理和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鸡西市还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三网四化”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合作。目前,全市有50%以上的村卫生所基本达到村级卫生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市还加强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今年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内科、检验、放射线人员临床进修实习工作。确定市人民医院、县(市)人民医院为进修实习基地,共培训61人。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实践技能,鸡西市还开展了乡村医生“拜师学习”工作。乡村医生与县(市)区级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签订了“拜师合同”,建立起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新农合”让农民受益颇多。据了解,仅今年前3个季度,全市就补偿、补助参合农民各类资金2054.14万元。其中,农民共发生大病住院37636人次,医药费总额6379.48万元,报销总额1817.93万元;门诊补偿77275人次,报销医药费用209.39万元;产妇住院分娩1307人,报销医药费用23.39万元;特殊病种门诊补偿31人次,报销医药费用3.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