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29日电 发端于2007年春天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并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尽管各国积极采取行动应对危机,但是仍不足以重建金融市场信心,市场对金融机构的忧虑转为对政府偿债能力和财政运营可持续性的忧虑。危机再次表明,难以依靠一个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力量掌控金融形势,因此,建立一个能够预警和克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本次峰会,各方就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措施达成行动计划。
美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自去年次贷危机爆发后,负面影响不断扩大,正在向多个国家蔓延。继美国多家金融机构破产或改制后,英国、德国、冰岛等国的一些大银行也陷入财务困境,匈牙利和乌克兰等中东欧国家银行体系由于高度依赖外部资金供应也出现危机征兆,并向国际金融机构寻求支持。被列入高危名单的国家还有巴基斯坦、韩国、印度、印尼、菲律宾、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和南非。外债过高是这些国家濒危的主要原因。
各国采取反危机措施并加强国际合作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相继做出了稳定市场、挽救金融机构的快速反应。
1、制定财政援助计划向银行注资,并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美国总统、财长和央行行长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说服美国众议院,使得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在10月4日众院第二次投票时获得通过。该方案包括购买银行呆坏账,向银行注资和为银行新债提供担保,这是自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在金融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干预。11月12日,美国又对救市方案进行了修改,救市资金的用途由原来的用来购买银行的问题资产转为其他方式的救援,此举包括向教育、住房、汽车等非银行的消费金融领域倾斜,这反应出危机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此外,英国、德国、韩国也都展开了积极的救市行动。
2、降低利率,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10月8日,西方主要央行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调低0.5个百分点,欧洲央行(含15个国家)、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同时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同日,中国央行宣布,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0.27个百分点;暂停征收利息税;存款准备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10月15日起)。这次协同降息,看上去是全球七家央行,但实际上囊括了21个国家。
3、寻求国际合作,增强反危机力量。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组成的20国集团于10月11日举行了财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强调各国“将采取一切可能的经济和金融手段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正常运行”,成员间将保持密切沟通联系,确保各国行动不会损害他方和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11月1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各方达成共识,要对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实行改革,虽然在如何加强监管问题上,一些国家还存在分歧。
金融危机再次挑战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双重标准受到挑战。目前负有监督各国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金融风险的全球性机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成员国遭受金融市场冲击,短期流动性短缺时,可以向基金组织申请资金融通。然而,基金组织提供贷款是有条件的,通常会要求成员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和保持财政预算平衡,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基金组织多年来基本按照美国建议的标准行事,对处于金融危机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横加指责,引起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在十年前的东亚金融危机中,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调整要求苛刻、实施援助方案迟缓,错过了救援的最好时机。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在发达国家,基金组织并未对美国的赤字财政和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异议,没有及时发现美国肆意放松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和衍生金融产品评级偏高等问题并加以劝阻。这说明基金组织的政策监管与危机救援标准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应该加以纠正,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方面应该有更多发言权。
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对金融危机的预警能力亟待加强。危机爆发后的救援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危机预警系统更为重要。如果在一个国家具有发生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不断上升和累积之时,能够预先发出警告,并列出政策选择菜单,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危机发生,大大降低危机最终爆发的概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危机预警能力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曾令人失望,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未表现出明显的进展,他们对去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估计不足,没有及时给以警示并提出有效的危机预防政策建议。
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和救援需更加多样化和更高协调性。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救援的成功不能单靠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或者是某一个国际经济组织。目前,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缺乏由各国政府、次区域货币安排、区域货币安排(区域金融组织)和全球性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复合型危机救助体系;此外,救助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在应对严重金融危机时财政力量不足。各地区区域性货币合作进展缓慢,东亚在2000年建立清迈货币互换安排机制后,直至今日,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目标尚未实现。美洲、欧洲和非洲也同样缺乏有效的地区金融救援机制。
急需建立针对贫弱国家的危机防范救援机制。金融危机发生时,发达国家受到严重影响和打击的首先是金融部门,而发展中穷国的实体部门可能遭受同样甚至是更严重的打击。而贫弱国家政府的自我救援能力很低,无法与发达国家政府相比,他们几乎完全依靠国际救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穷国经济可能会倒退许多年,而现有的国际机制缺乏针对他们的预先安排机制。
大国对国际金融体系主导权的激烈争夺可能影响金融危机救援的效率和效果。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对主导未来国际金融体系的兴趣有所显露,以萨科齐为代表的欧盟则希望通过G20金融峰会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对于欧盟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美国并不感兴趣。布什强调,资本主义的三大原则必须得到尊重,即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与自由企业。美国对此次峰会的希望是,各国携手共同参与解决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帮助美国早日摆脱金融困境。
应对金融危机责任的现实思考
从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看,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其国内金融监管存在严重不足与漏洞,应该改变近些年金融监管日趋松散、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泛滥的趋势。在克服危机所应承担的责任方面来看,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和金融最发达、财政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理应为克服危机做出最大的财政贡献和技术贡献,为其他国家做出表率。美国应避免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
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错综复杂的密切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国家也是首先被传染的,目前信贷链条面临断裂风险,经济危机一触即发。因此,他们最应该与美国协调政策,共同缓解金融危机。客观上这些发达国家也有实力干预市场,帮助本国金融机构度过难关。
发展中国家虽然处于这场金融风暴的末端,所受影响在时间上显现滞后,然而,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尽快阻止危机蔓延和加重,那么最终受害最深的可能还是这些抗冲击能力差、经济和金融更加脆弱的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应对这次危机的全球性合作,保护本国利益。
中国应在阻止金融危机蔓延方面有所作为。中国政府已明确承诺,将积极参与克服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中国可以在调整国内经济政策扩大内需、为部分国家政府提供短期信贷支持和增持国外资产等方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