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30日电 开栏的话: 30年改革开放,中国以博大的胸怀面向世界,走出一条强国富民之路。回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扬帆出海、走向世界的艰辛历程,或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条道路的历史脉络。《走向世界》栏目将以历史的视角,撷取中国人走向世界的片断,重温先辈的光荣与梦想,更坚定我们矢志不渝的选择——改革开放,迈向未来。
中国京剧的一代宗师梅兰芳,不仅是把京剧旦行表演艺术推向巅峰的艺术家,还是第一位把京剧介绍到海外的文化使者。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曾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访问演出,让中国京剧这朵东方艺术奇葩亮相于世界舞台,跻身于世界戏剧之林。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西方人把进戏园子当作是丢身份和不体面的事。京剧开始引起外国人的兴趣,是在他们看了梅兰芳排演了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之后,特别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游客,来到北京几乎没有不看梅兰芳京剧的。1918年,日本帝国剧场董事长大仓喜八郎到北京旅游,对梅兰芳表演的《天女散花》赞不绝口,并向梅兰芳发出赴日演出的邀请。此时梅兰芳已接到好几个国家的邀请,考虑到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相近,并渴望借访问之机了解、研究日本的歌舞伎和谣曲,于是他将首次海外演出定在了日本。
1919年4月下旬,梅兰芳剧团携《天女散花》、《御碑亭》等剧目东渡扶桑访问演出,从此迈出了中国戏剧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从东京到大阪再到神户,梅兰芳的演出大受欢迎。有日本媒体评论:“梅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他扮演的天女踏上飘渺的云路时的舞姿,真是举世无双。”剧评家神田喜一郎在《看梅兰芳》一文中认为:“作为象征主义的艺术,没有想到其卓越令我惊讶……它跟日本戏剧不一样,不用各种各样的道具,只用简朴的桌椅……”
1924年东京帝国剧场重修开张,大仓喜八郎董事长邀请梅兰芳再次访日。当年10月,梅兰芳第二次到日本演出,这次他带去了《黛玉葬花》、《贵妃醉酒》等剧目。从《大阪朝日新闻》的晚报评论中可见观众对梅兰芳表演的痴迷:梅兰芳风格端丽,表演上突破了“花旦”行当,“照理说对梅的一贯风格也许不太合适……然而梅扮演的杨贵妃虽然很艳丽却并不妖媚,其醉态的确可爱却丝毫不含邪念”。
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不仅赢得东方国家的赞誉,也引来欧美人的关注。在梅兰芳初次访日不久,美国驻华公使保尔·芮恩施就曾提议:“若欲中美两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请梅兰芳去美国一次。”后来,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偶与美国戏剧界人士哈布钦斯谈起此事,哈布钦斯听了对梅兰芳和中国京剧的介绍后,非常愉快地说:“梅君若来美国,可以在我的剧场里演出,只要能沟通两国文化,我就心满意足。至于金钱,我不在乎!”司徒雷登很快给梅兰芳的编剧齐如山发电报。梅兰芳、齐如山等即刻开始赴美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1930年1月,梅兰芳一行20余人乘“加拿大皇后”号轮船由上海赴美国,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梅兰芳由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至檀香山,所到之处,受到盛情款待和热烈欢迎。美国电影界认为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对电影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派拉蒙影业公司还将他表演的《刺虎》搬上银幕,这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梅兰芳艺术表演影像。美国剧评家罗伯特·利特尔发表评论说,梅兰芳的表演使我为我们的舞台和一般西方舞台上的表演感到惶恐谦卑,因为这是一种以令人迷惑而撩人的方式使之臻于完美的、古老的而正规的艺术。美国学术界极为重视梅兰芳的到访,波摩拿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先后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学位,以表达对这位艺术大师的钦敬之情。
访美演出大获成功,梅兰芳遂萌生了去欧洲访演,继续拓展京剧影响的念头。筹备之际,他接到了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盛情邀请:“阁下优美之艺术已超越国界,遐迩闻名,而为苏联人所钦仰。”1935年2月下旬,苏联政府特派“北方”号轮船到上海接迎梅兰芳。三周内,梅兰芳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14场,每场演出结束时,都要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数次谢幕。观看演出的不仅有苏联政要,还有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界泰斗布莱希特,著名文学家高尔基、阿·托尔斯泰等也前来观看。4月14日,在由莫斯科艺术剧院院长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主持的文艺界座谈会上,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等一批享誉世界的知名艺术家共同切磋交流,共话对艺术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又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他的精湛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这样的大师,也都在日后的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