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6日电 事件或动向当其特别,才有了成为新闻的素质,特别的“好”或者特别的“坏”是我们的最爱,沉默无声潜行着的,往往被当成空气忽略不计。
负责编辑“文化遗产”版面资讯一栏,那些新鲜的文化遗产新闻经过我这个把关人与读者见面。每周,那些或许特别的——特别的“好”或者特别的“坏”——信息从我的眼前滑过:某某市发现了某某“非遗”,某某工艺准备申报非遗……这样的信息属于“好”;某某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某某文化遗产缺乏保护濒临危亡……这样的信息属于“坏”的。
仔细观察,报喜者众报忧者寡。在“非遗“保护在全社会渐成气候之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企业仍然舍得向非遗保护抛撒钞票之时,非遗保护的真实状况与通过诸多通道传递过来的信息似乎是相符合的。
时常喜欢怀疑的我,面对由如此这般多“好”信息构成的一幅美好图景,依然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
自从下至省市上至国家的一整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系统形成以来,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申报成了有关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在整理资讯时亦可清晰地看出这一状况,各地新发现的文化遗产日渐增多,申报文化遗产项目的热情日渐高涨。
一时间,中华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纷纷绽放,每个市、每个乡甚至每个村都能拿出若干遗产值得炫耀一番了。用鼻孔吹唢呐要申报“非遗”了,没几年历史的某种小吃,因为味道好深受群众欢迎也要成“非遗”了……你“非”我“非”大家“非”,这股申遗的热潮如此汹涌,正是我所担忧的最大根源。
摸清“非遗”家底,并对“非遗”进行整理,对于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底蕴当然善莫大焉。不过,一项遗产进入了名录并非保护的终点,而仅仅是一个开始,意味着我们在承认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后所肩负的重任,假如进入了我们所创立的保护名录,却在我们这个时代消亡了,那该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与其把一些并无保护价值的硬塞进名录去凑数,不如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那些真正亟待保护的真“遗产”上。表面上的“好”消息并非真的是好消息,表面上的坏“消息”也并非真的坏消息。太多的“好”消息难免让人产生怀疑,不愿看到的“坏“消息却在警醒着我们,该做的事情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