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爱戴的领袖,其一生堪称世人之楷模。2009年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33周年纪念日,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淡薄,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伟人之魂何以如此充盈天地、浸润万物?《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自周总理逝世以来,就“常穷思默想”这个费解的难题。原来,是因为那惊人的“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才使得许多人至今一提起周总理还挥泪伤悲。
崇尚“有”,惟恐“无”,似乎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些人孜孜以求的是有钱、有权、有名、有利;而时时担忧的则是无钱、无权、无势、无位。然而,“有”与“无”不过是相对的,有的人眼里所谓的“有”,在人民群众眼中却往往是不屑一顾的“无”。“有”与“无”之间,很能看出一个人的人格高下。
成克杰、胡长清、王昭耀等大腐大贪,曾经权倾一时,春风得意,要钱有钱、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拼命敛财,奢靡至极,手中之权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他们“无所不有”,可人民群众却打心底里看不起他们,骂他们没有良心、没有人性、没有心肝。放纵的私欲最终将他们推向了犯罪的深渊。这下好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了!正如一位落马贪官哀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我重新选择,只要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在一起,哪怕是天天吃咸菜、啃窝头,过再艰苦的生活,我也愿意。”“哪怕能见到一米阳光,我也满足。”然而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完全成了奢望。这或许就是“有”与“无”的转化法则!
诚然,金钱、荣誉、权势、待遇是富有的象征,但并不是“有”的全部。人生在世,除了拥有物质财富外,还应拥有精神财富。只有二者俱丰俱盈,才能谈得上理性的生存,高尚的生存,美满的生存。孜孜以求,总想富有,到头来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默默奉献,淡泊名利,反而会拥有很多很多。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权力、金钱,而在于创造和贡献,在于为社会造福。综观古今,名垂千古者,无不是那些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们,而那些仅有权势或财富而无高尚品德的人,留下美名者却是寥寥无几。
历史是最为公正的。谁建立了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谁就建筑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谁就是最大的“富翁”。从周总理的“大有大无”中,我们应该悟出一些为官做人的真谛:该“有”的要“有”,该“无”的要“无”,该舍弃的要勇于舍弃,不该得到的坚决不要。为官者,尤应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