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2日电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为迎合人们保健心理的保健品就有了广阔的营销空间,一些鱼目混珠的所谓的保健品也应运而生,而且欺骗手段五花八门。一些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机能减退,保健意识强烈,于是这个群体成为最易被保健品推销商“忽悠”的重灾区。
义诊成诱使老年人上当的温床
清晨,一行长长的由年迈老人组成的队伍,有序而焦急地在我市一家大型药店前翘目以待。知情人说,每天早晨都有这样一些老人在此排队,前100名可得到免费体检和赠药,所赠药品均是治疗老年人各种病症的。据说这家药店经常搞这些名目的“免费体检”和“健康讲座”,甚至有“义诊医生”驻店义诊,前来求医问药者大多是老人,而很多老人在接受洗脑后,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店家推销的“神奇”保健品,病没得到医治,反倒添了窝心的病。
近日,有消费者向晚报热线反映,某种保健品公司在居民小区内设摊,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有些居民通过检查后被告知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随后便向其推销包括各种慢性病的保健品。小区居民刘大妈治病心切经不住诱惑,花了近千元买了三盒保健品,但吃完了感觉并没有什么效果。后到正规医院向医生询问后才得知该产品根本不具备治疗慢性病的效果。混淆概念功能无限夸大
市消协向记者介绍,一种名为“某某组合套装”的保健品将功效完全不同的三种保健品包装在一起,后用其中一种保健品将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保健功能夸大为具有清洗血管、软化血管的疗效而被消费者投诉。
消费者欧阳投诉说,有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保健品被宣传得神乎其神,但要买就得买两盒,被称是疗效售药,否则影响疗效概不负责。欧阳无奈买了五盒,回家一试血压升高,来药店退药,药店又不给退。
据一药店销售人员介绍,保健品与保健品搭售,是搭售方式之一,此外搭售品还可以为药品、日用保健品、化妆品等等,目的只有一个———获利。
健全医疗保健服务、免除老人屡被“忽悠”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保健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产品,一切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来宣传保健品疗效的行为都是被国家法律法规所禁止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一般在短时间很难有明显的保健作用,但一些保健品靠的就是夸大功效来吸引消费者掏腰包。
据预计,到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数将突破1.74亿,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必将带来非常强盛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只有向社会提供更多免费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才能避免更多老年人被“商业保健”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