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2月17日电 为了挽回离家出走的儿子,他与“问题孩子”有了近距离接触,他的爱让这些孩子们找回温暖,使他们在飘雪的冬天也不觉得寒冷。他就是仝守社,一个普通的个体劳动者,办了一家氧气充装站。十几年来,他先后收养孤儿、弃儿、单亲家庭子女22人,用真挚的爱唤醒了一颗颗迷失的童心,使这些“问题孩子”成长为有用之才。为孩子,他变卖了生产设备,花掉了70余万的流动资金,几乎导致破产。然而,他是快乐的。他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一所“爱心驿站”,倾其所有,给迷失的孩子营造了一个永远的家。
带回儿子,也带回了一些干儿干女
1965年出生的仝守社,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童年的生活是贫苦的。作为家中的长子,为了养家糊口,中专毕业后,他一边上班,一边搞起了小本生意。凭着精明胆大,他赚得一份家业。
生意上他是成功的,而生活上却不尽如人意。离异后组建的新家庭使孩子不能接受,12岁的儿子离开了这个家。
1996年是仝守社最痛心的一年。在那一年里,他的儿子成了“街溜子”,晚上出去玩,白天回来睡觉。他打了儿子,儿子离家更久了。他没有办法,不得不跟踪儿子。他发现,儿子和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混在一起,长期出入网吧等娱乐场所,喝酒、抽烟、偷东西、打群架。他试图说服儿子回家,可儿子却说,我的朋友怎么办。仝守社突然意识到,想把儿子带回家,必须把他的伙伴一同带回去。
他叫妻子精心准备了一顿饭,几乎用恳求的口吻把儿子和他的伙伴们一起接回来。父母的饭菜是热乎乎的,孩子的眼光是冷冰冰的。仝守社的心被刺痛了,他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我知道,你们没错,是做父母的错了。”孩子们哇地一声哭了。儿子跪下了,叫了一声爸,伙伴们也跟着跪下,说:“从今天起,你就做我们的干爹吧。”仝守社夫妇搂住孩子们,任眼泪流在孩子们的脸上、身上。
孩子们很要好,很讲义气,在他们中间,个人情绪就像“病毒”,一人生气,所有孩子都不安分;一人高兴,所有孩子都蹦高,他们是紧密的小团体,无法分割。仝守社意识到,要带好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带好所有的孩子。于是,他和妻子开始为孩子们安排食宿:修厨房、置床铺、买被褥、储秋菜、备米面,又带着吃饱睡足的孩子们上商场买衣服。
儿子留下了,他的伙伴们成了仝守社的干儿干女,把这里当成了家,长期居住。后来,这些干儿干女们又引来了更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最多时竟有22个。
他的家,不仅仅是个大食堂
自从有了这些干儿干女,仝守社夫妇的生活不再那么轻松,不再那么有规律。他们家就像个大食堂,还是免费的。20天一桶油、一袋大米、一罐液化气。挂面成袋地买,冬天的白菜、土豆、胡萝卜、大葱成车成车地买,储菜的地窖就有100多米长。每年搭在这些孩子身上的吃喝就有7万多元。有一次仝守社的爱人于华一大早就起床蒸包子,一连蒸了7锅,等她上桌时一个包子也没剩。当有人问起于华,对这种生活不烦吗?她朴实地说:“还差顿饭吗?这些孩子也够可怜的。”
然而仝守社夫妇付出的可不光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精力。干儿干女们常常惹出事端,仝守社常常奔波于派出所、医院之间,为孩子交罚金,给伤者拿治疗费;干妈常常奔波于娱乐场所找干儿女。有的家长放弃了孩子,不为孩子的过错负责,仝守社夫妇却不离不弃,每次干儿干女惹事儿后,他们总是自责没有照顾好孩子。
于是,他们更加留意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了,先后在干儿干女身上、被窝里收缴了一些刀械,没收了三百余盒香烟,数十瓶烈性酒。
仝守社感到,要想彻底改掉孩子的恶习,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亲生父亲或母亲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他觉得,收养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他们留在身边,而是让他们回归各自家庭。他开始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做孩子亲生父母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后,他又做干儿干女们的工作,替干儿干女们买来礼品,让他们去尽一份做儿女的孝心。
大林是最早来到他家的,也是他最操心的一个。大林的父亲早逝,为了给父亲治病、发丧,家里已是一贫如洗。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婆婆改嫁,婚后又有了小孩。生活的变故让这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十分复杂,十多岁的大林无法在这种冷漠无情、屡遭欺凌的环境中生活,他离家出走了。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大林的世界观是扭曲的,在他的眼里,天下没有公平,刀子摆平一切。大林在仝家吃住期间,多次被人打伤,也多次把人打坏。为了给他治疗,为了安抚被他打坏的孩子及家长,仝守社曾低价卖掉生产设备,曾四处借钱。时间见证诚心,热情融化冰块儿。终于有一天,仝守社听到了渴望已久的声音:“干爹,你对我这么好,我大林要是再不学好,还是人吗?”孩子的进步让仝守社泪流满面。
为了这些孩子,仝守社已经连续5年没有回父母家过春节了。因为每年过春节时,都有几个孩子无家可回,于是仝守社夫妇就守着这些孩子一起过年。从1996年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不用他操心了,而干儿干女们却让他们夫妇付出了太多太多。在仝守社夫妇的关爱中,他们长大了,他们懂事了。一次仝守社过生日,他和妻子都没有声张,可干儿干女们却记着干爸的生日,全回来了。当饭菜摆上餐桌时,孩子们自发地排成队,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个仿玉的笔筒,齐声唱起《生日快乐》。大些的孩子告诉干爸,这个笔筒是22个儿女凑钱买的,祝干爸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看到这些原本可能远离社会的孩子们知道感恩了,仝守社激动得无法自制。
打算建个“爱心驿站”
如今,干儿干女们有的结婚了,有的出外打工了,有的回到自己父母身边。孩子们一天天减少了,仝守社夫妇就一点点儿难过起来。家里人口少了,安静了,也没有了“干爸、干妈”的叫声,心里便觉得空落落的。有时,仝守社的妻子会偷偷地哭。问她,她说想大林了,或者是惦记小蒙为啥这么多天不来电话。仝守社说,孩子大了,自然要走……说着说着,他的眼睛也潮湿了。
夫妇俩坐在炕上,你看我,我看你,看了很久。
妻子说,儿子大了,懂事了,不会再往家带那样的孩子了。
仝守社说,没有那帮孩子不知道该干啥了。
妻子说,我不能满大街给你往家拽啊。
仝守社说,咱家的房子要征用了,征用后我想找块好地点,建一所“爱心驿站”。
妻子说,对呀!有了“爱心驿站”,心里不痛快的孩子就能找到咱家来。
仝守社说,那时就会有很多干儿干女守着咱们啦。
妻子说,一直到老都不断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