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5月14日讯 有句俗语讲“春困秋乏夏打盹”。所以人们经常会采用午休的方式来缓解睡眠不足。
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午休可以改善大脑代谢,使上午劳累的脑神经获得更充分的新鲜血液和养料,这也就是为什么午休后大家会觉得很轻松;此外,规律的午休可以降低“心绞痛”、“脑梗塞”的发病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只有适当的午休方式才能够增加下午的精力、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
那么怎样午休才算得上科学呢?
第一,午休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不少人午休一觉就是一下午,醒来已接近晚饭。这样太长时间的午休极易导致人体“生物钟”的紊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夜间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更加可怕的是,那些原本就有“高血脂、高血黏度”的亚健康人群,无规律的长时间午睡增加了“中风”的机会。这是因为睡眠时人体内血液的流速相对较慢,血液中过高的血小板和纤维更容易堆积到不光滑的血管壁上形成了血栓,引起大脑血管狭窄或者堵塞,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中风”。实际上,只要中午卧床休息二十分钟至半小时,就可以达到舒缓身体疲劳、养护大脑的目的了。
第二,老年人午饭后不宜马上卧床。中午进餐后,胃肠蠕动加快并有分泌大量消化液,这使得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再加上经过整个上午的消耗,很多人就会马上困倦了。但是如果马上躺在床上,就会影响消化道功能,尤其不是在湿度大的天气,更加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正确的做法是饭后静坐十几分钟,然后再卧床休息。
第三,夏季温度高,出汗较多,使得人体血液较为黏稠,营养成分流失,形成了午休时易发生疾病的先决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改善这种情况。比如:平时多饮水并且注意适量补充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