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这就是华丽的云锦袈裟 |
释永信获赠价值16万的袈裟
仅金线就值5万元,捐赠方为南京云锦研究所
昨日下午,南京云锦研究所一行10余人,带着精心制作的云锦袈裟来到少林寺,赠与方丈释永信。袈裟交接仪式显得肃穆庄严又很神秘。
云锦袈裟价值16万元
在少林寺方丈室,缓缓展开云锦袈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它的华丽壮美所震撼。南京云锦传承人之一的王宝林介绍说:“这件云锦袈裟以纯正的大红色为底色,面料为‘真金八宝吉祥宝莲纹妆花缎’,用真金捻线构成菱形格纹,其间布满具有佛教文化的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8个吉祥图案,面料用的也是最上等的真丝。
从工艺上讲,先用织机织出宽0.78米、长4.5米的面料,再裁减成3块1.5米长的块面,最后拼接成宽1.5米、长2.4米的可用面料。面料上的图案排列时必须要错位,不能重合,错一丝就前功尽弃。”据说此次用的金线中有圆金线和扁金线两种,仅用金线就价值5万元,还不算面料和人工,袈裟造价大约16万元。
袈裟上还特别配了金钩和玉环,据说那是“如意钩”和“祖玉环”。配钩为纯金的,是手工打造的,玉环则是翡翠,看上去碧绿碧绿的,通灵剔透。
“只有在重要场合才穿”
据释永信回忆,他是在2002年和南京云锦结的缘。那一年,他到北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时了解到南京云锦,从此,他在少林文化申遗过程中经常碰到南京云锦的传承人,慢慢地他开始了解南京云锦的文化魅力。
交往中,南京云锦的传承人有了把少林文化中的一些元素纳入到作品中的想法。在征得释永信同意后,决定特制一袭袈裟,无偿捐赠给少林寺,作为少林寺衣钵传承之物。
释永信表示,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林文化和南京云锦,能进行这样的交流与合作,非常有意义。少林寺将会珍藏这袭袈裟,目前他没有穿的打算,将来在重要场合有可能穿上。
制作过程曾借鉴明代云锦袈裟
据南京云锦传承人介绍说,其实从六朝时期起,云锦就与宗教密不可分,曾经成为历朝历代庙堂装饰、袍服袈裟、唐卡经书等用具的珍品。
这袭袈裟制作过程很曲折,因为大家只是听说过,但并没真正见过云锦袈裟。巧的是就在南京云锦赶制袈裟的过程中,华严寺也提出将他们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进行复制。这件袈裟就在参考了华严寺明代袈裟的基础上制作出来。
“华严寺收藏的这件明代云锦袈裟与现代的袈裟有着许多不同,现在大家看到方丈们披的袈裟大多为大红底色明黄格纹,在工艺上古代的明显比现代的要复杂精细的多。”一位明代云锦传承人这样说。
据了解,南京云锦曾经一度以为皇宫、寺院、少数民族服饰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而闻名天下。云锦的核心技术就是木机妆花。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全靠匠人个性化想象和灵活性操作,心到手到方能成就一幅幅形态各异、灿若云霞的云锦。目前正在申请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1+1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是南京工艺“三宝”之首。
南京云锦配色多达18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
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云锦在织造上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是我国4700多年丝绸织造史、3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尚有不可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南京云锦的工艺是靠手传口授,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