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适度控制中心城教育、医疗、行政办公和科研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鼓励有影响力的学校、医院整建制外迁新城。按照规划,北京的11个新城中,顺义新城、通州新城、亦庄新城被确定为重点新城。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北京的公共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区范围内,导致区内房价高涨,居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还无法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不少家庭不得已选择了“郊区买房+市区工作”的生活模式。每天上下班钟摆式交通流给城市道路和公交系统造成很大压力。高峰时段,车行缓慢如蜗牛,地铁拥挤像罐头已成常态。尽管近年来北京大力加强公交运力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很快,但和城市周边人口大幅增加产生的交通流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不少人还得靠自驾车解决上下班的交通。这也是北京这几年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路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治理北京的拥堵问题,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诸如尾号限行、封存部分公车、错时上下班、加快公共交通建设等措施来缓解拥堵,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城区公共资源过度集中,钟摆式的出行模式一直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长,缓解拥堵的效果正日益被消解。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拥堵问题,城市主管部门必须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下决心、下大力气改善城市布局,加快实施“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发展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同时也提出要打造宜居城市。北京要实现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中心城区则控制在850万人以内的目标。为此,北京市政府推出的促进新城发展的举措,值得肯定。通过鼓励有影响力的公共资源外迁新城,促进资源的均衡分布,调节人口合理分布,无疑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好交通拥堵问题。从节能减排角度而言,通过促进新城建设,也有利于减少上路车辆的尾气排放总量,服从和服务于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大局。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北京不同城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加大对新城的政策倾斜力度,也将推动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缓解中心城区的高房价压力。
当然,由于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改变北京目前的城市布局现状并非易事,不过北京市政府已做出的努力显然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只要政府主管部门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纠正目前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是可以逐步实现的,最终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拥堵问题,对北京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意义深远。(钟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