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经济的衰退形势,今年以来美欧等西方经济体中央银行采取了及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情况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西方经济体尽快摆脱衰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孕育着通货膨胀等风险。近来已有欧美央行高层不断吹风,一旦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各央行应该逐步采取“退出策略”。
货币政策转为“量化宽松”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6月24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点的零至0.25%区间不变。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自2007年9月份开始降息,将基准利率由5.25%降至去年底的零至0.25%区间。
由于利率水平已经趋近零,美联储无法通过继续降息刺激经济,因而采取了所谓“量化宽松”政策。该政策主要是通过购买中、长期债券以向经济注入基础货币,直接向市场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应以应对由于信贷紧缩造成的流动性不足问题。美联储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购买1.25万亿美元的相关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和2000亿美元的房贷机构债券。美联储还计划在今年秋天之前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国债。
不仅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在欧洲也大有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去年年初英国英格兰银行也开始持续降息,去年10月份欧洲央行也开始连续降息。目前,英国的利率已降至0.5%的历史最低点;欧元区的利率也降至1%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日本的短期利率已降至0.5%以下。此外英国央行还决定增加1250亿英镑的货币供应量,欧洲央行最近也决定实施该政策,向市场提供600亿欧元的货币供应。
刺激效果已显现
与通过调整利率对经济实施调控相比,“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对经济所能起到的刺激作用应该更迅速,也更直接。
美联储6月24日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自4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以来,各方面收集到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下滑速度正在放缓,近几个月金融市场形势总体有所改善。受失业上升、家庭财富缩水以及信贷紧张等因素影响,家庭消费仍趋于紧张,但持续显现出稳定的迹象。虽然企业在削减支出,但存货过剩的情况有所好转。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美联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的政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美联储将监控已经实施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并将重点关注失业问题。
近期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欧元区经济已出现一些好转迹象。调查机构Markit本周一发表的数据显示,5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下降的速度继续放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上升至40.7,比4月份的36.8有所回升,同时也达到了7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开始考虑退出计划
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对经济恢复是一剂速效药,但该政策长期来看也将对经济带来风险,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过快上升,从而危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长期目标之一——物价稳定。
对于“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各种潜在风险,西方央行也已充分认识到并正在就此进行评估。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6月11日在瑞士巴塞尔表示,全球经济活动已经临近转折点,但各大央行不应该放松警惕。特里谢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活动正处在转折点附近,下滑的速度正在放缓,但各大经济体都应继续保持警惕。特里谢强调,目前各大经济体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很多非常举措,一旦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各央行应该逐步采取“退出策略”,力保经济回到“正常”、“可持续”的轨道中。
英国央行也表示,将密切跟踪“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尤其关注它对央行的中期通胀目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经济危机接近尾声,美联储将面临新的重大政策挑战。而控制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将成为美联储乃至全球央行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美联储官员的关注焦点将从放松货币政策转到退出策略上来。虽然美联储还不会马上解除扩张性政策,但政策制定者们已不得不开始谋划如何在避免通胀的情况下解除扩张性计划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