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多名记者利用近1周的时间先后深入三县(市)六区近百个乡镇村屯,从创建“三优”活动的第一现场,用最直接的感受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
行动迅速齐抓共管亮点频现
创建“三优”活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行动迅速,创建有力,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举全力,动真格,求实效。创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美好环境、良好秩序、优质服务,这本身就是一场人民战争。能否做到上下同心、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事关这项宏大的民心工程成败关键。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成立创建“三优”活动机构60多个,下发方案、文件100多个,共召开部署会议、分片会议、阶段推进会议80余次,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稳步推进。鸡冠区为根治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破天荒地在每个村都设立了保洁员。发动干部群众3000余人参加整治,全区44个小区与市里113个单位进行了共建对接,整体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鸡东县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在治本上狠下功夫。八五一○农场场部所在地的东海镇发展村,曾以混乱的市场与交通秩序而闻名。为彻底治理这里的脏乱差,鸡东县派出交通、工商、治安、卫生等“四大员”对这里进行专业管护,至此,发展村一度混乱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初步改善。
抓薄弱,重投入,全力攻关。采访中记者感到,能否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创建“三优”活动中,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鸡冠区一个时期以来,正是因为拿出资金500余万元用在了事关民生、民本、民意这项活动中来,才有了环境整治的良好收获。鸡东县在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进行乡镇村屯卫生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近日再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鸡密公路南线鸡东段和方虎公路鸡东段公路两侧杂草、垃圾、草垛清理和公路与村屯交界部位、城矿接合部位的垃圾清理、破损路面补修、杂草清理、草垛清理等工作,确保创建“三优”活动高质量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虎林市着力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管护新机制,全民参与,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和管护机制。通过人力、物资、资金等帮扶方式,帮助解决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实际问题,铲除了多年的垃圾,统一规划了柴草垛,对方虎路沿线累计1万多米的栅栏进行拆除,更换为蓝白相间的彩钢瓦栅栏,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鸡冠区在创建“三优”环境整治中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行动,探索建立了农村设立保洁员的先进做法,得到各县(市)区参观者广泛赞同。
舆论引导,营造了强大的宣传氛围。为加大全市创建“三优”活动的推进力度,近一时期,我市以舆论监督为切入点,在鸡西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监督台”,查找问题症结,设立了“排行榜”,工作好坏上榜排名。组织记者对各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报道评说。
各县(市)区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电视、宣传栏、宣传单、社区公示栏等宣传阵地全面启动,舆论的联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营造了创建“三优”环境整治活动的强势。
其他各县(市)区也在创建“三优”活动中,结合各自实际,积极行动,创建效果初步显现。
问题还不少进展不平衡力度需加大
此次突击检查,随机性极强。检查人员与本报记者走村串户,基本属于想去哪里就立刻前往哪里,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基本属实,可谓既看到了令人振奋的亮点,也发现了一些痼疾难除的问题。
问题之一:许多乡镇村屯路边柴草垛没有按照创建“三优”标准进行“一搬二挡三遮盖”,大多随意堆放在显眼的位置,一些柴草垛常年置于露天环境下,风刮雨淋日晒,已经变得枯黑散乱。路经这些地方,脏乱差的感觉非常明显。
问题之二:检查中记者发现,一些村屯道路卫生状况改善不明显或基本没动。一些偏僻村屯没有水泥路面,只能用砂石简单铺垫,因无人管护修补,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现象突出。平日里,这些村路坑洼不平,到处是牲畜粪便,道两侧杂草丛生,排水沟多处堵塞,刺鼻的脏水四处流淌。
问题之三:很多村屯因缺少经过规划的固定垃圾倾倒点,村子的四周各种垃圾堆放随意,遇到大风阴雨天气,垃圾极易到处污染。尤其夏季,到处乱扔的死猫烂狗的腐尸给村民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问题之四:一些乡镇村屯都不同情况地存在村内柴草垛乱堆乱放、部分栅栏倒塌、家禽散放、畜舍破旧、牲畜粪便随意流淌、土方砖石乱堆等现象。
问题之五:大部分村屯在卫生环境治理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没有专门设置的垃圾场所,专业保洁员等或缺或无,造成垃圾清理无人过问。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地区的城乡(矿)接合部、村屯与公路交界处、省市公路途经的乡镇村屯路段、村屯进出口等地,成为创建“三优”活动中的一大难点。检查采访中看到的问题与不足基本在这些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认识要明确作风要转变投入要到位
“过去在采访整治农村环境战役中,总是感到集中整治时,人人都在行动,处处都有变化。可过了不久,脏乱差的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我们在长效机制上还有欠缺。”在一次总结座谈会上,一位长期跟踪报道的记者有感而发。
“建设新农村,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需要我们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大力投入。这次拉练检查,我们既看到了创‘三优’、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综合多方因素,各级领导尤其是各县(市)区和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这项工作的成败。”连续多次座谈会上,大家得出了这样的共识。
领导是否重视到位,是“三优”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鸡冠区的抢前抓早和“四统一”及村村破天荒设立专职保洁员的做法,鸡东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舍得大手笔投入的做法,就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创建“三优”活动中上下真重视、财政真投入、基层干部真抓真干。所以,在创建“三优”活动中,他们走在了全市的前面。
工作作风扎实,是“三优”创建活动推进速度与质量的基础。走进某些乡镇村屯,检查人员和记者已经找出了一大堆问题,询问当地干部如何改进时,一些人不是“哑口无言”就是“马上就干,马上就改”。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的敷衍作风在某些基层干部身上时有显现。
办法不多,成为一些村屯卫生状况不尽人意的“瓶颈”。走在一些村屯入口处,记者发现,杂草丛生、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几乎成了共性问题。问及村干部,他们往往一句“现在农忙没人干”就敷衍了事。其实,只要开动脑筋,想想办法,设立一两个保洁员,长期专门从事村中的环境卫生清理,这些“一地鸡毛”的现象也就会杜绝。
诚然,在创建“三优”活动中,确有一些问题属客观因素,给活动开展带来难度,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突发性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变化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善于在困难中寻找办法,在消极的背后看到积极的一面,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状态调整到工作中来。在创建“三优”活动中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义务、多一份感情、多一份工作,切实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