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石家庄改名的争论甚嚣尘上。这已经是第二轮了,去年年初,有河北省政协委员提出,随着省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石家庄市”需要改成一个更加响亮、能承载省会文明和人文素养且耐人寻味的名字。
这次的改名风潮源于石家庄市的郊区县正定县要划归石家庄城区,据说正定县有两千多年历史,于是有市民提议把石家庄改名为“正定市”。这样,石家庄这个靠火车拉来的没历史的城市,一下子就平添了两千多年历史底蕴。(《燕赵都市报》8月12日)这样的提议被媒体放大后,竟引来数十万网民激烈PK。
我在这个城市已生活了11年,每每有身边的“庄里人”说这个名字土气,我打心眼儿里嘲笑他的自卑。如果照字面理解,张家口是个山口,铁岭是个山岭,鹤岗是个山岗,黄石只是块石头,香港是个港口,廊坊还是个小作坊,江门只是一座门……经济文化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城市名字本身的负荷,全国N多个城市是不是都得更名换姓啊?每当有人说起“石家庄”这个名字“土”,我也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央视主持人王小丫。这个名字不算洋气,可人家的名字还是叫得响当当的!不潜心修炼内功,仅仅在表面上做一些花样文章,再洋气的城市名字恐怕也叫不响。
之前一河北政协委员提出为石家庄改名,可以将其理解为这个城市中所谓的精英阶层内心深处有着“脱庄”的冲动,这和城市形象、城市发展、政绩有关。该政协委员的提议被媒体曝光后引来板砖无数。这一次,关于石家庄改名的提议是代表草根阶层的市民提出的,虽然媒体在争论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但有改名冲动的市民确实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所谓城市名称土气带来的自卑感,只是改名冲动的一方面。当中甸改成香格里拉,当南坪更名为九寨沟,当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当屯溪改成黄山,这些看似成功的更名先例无疑激发了石家庄市渴望成名的人们。石家庄没有香格里拉、九寨沟、黄山这样闻名天下的旅游资源,所以这一次狠狠抓住了有两千年历史的“正定”。
浮躁的时代创造浮躁的逻辑。我们口口声声要寻找厚重的历史,却总是喜欢“拿来”历史而不是自己“创造”历史。具体到城市更名上,很少有人考虑老祖宗在给每一个地方命名时一定有所讲究,随随便便更改地名无疑是对文化传统的破坏。那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很少会更改它们的名字,上海是松江府下的一个渔村的名字,开埠成为城市以后依然叫上海;而经济欠发达城市总喜欢将老祖宗赋予的名字脱胎换骨,使其更加“闻名”更加时尚,主题直奔旅游商业化或经济利益化。之后,众人享受着成名后的快感,原本的历史了无踪影。
好在,石家庄这次改名风波只是一场民间闹剧,虽然它从某个侧面呈现出这个时代的某些软肋,但依然不妨将之看作一场为全国人民奉献的娱乐节目——难怪有网民恶搞:“如果你嫌石家庄不够洋气,那直接改成华盛顿得了;如果嫌石家庄不够出名,那直接改成三鹿市或三聚氰胺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