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中国人自己的车——50多年前,一汽因这个梦想而诞生。如今,一汽人在追逐这一梦想的道路上越攀越高、愈进愈勇。一汽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8月12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网长春9月19日电 造中国人自己的车——50多年前,一汽因这个梦想而诞生。如今,一汽人在追逐这一梦想的道路上越攀越高、愈进愈勇。一汽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1952年,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寄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这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了长春的土地上。仅仅4年后,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在这里驶下装配线。从此,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主席亲自命名的汽车品牌也开启了新中国造车事业的历史航程。
回忆起当年那段光荣的拓荒岁月,很多一汽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至今仍无限神往。78岁的冯云翔退休前曾担任过一汽集团的副总经济师,老人充满自豪地说:“我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听说我们国家要建设第一个汽车厂,心里特别高兴。1953年8月,我们200个上海学生分配到长春,并不知道是来一汽。在火车上听说是来建设汽车厂的,车厢都沸腾了!那时,大家非常骄傲,我们要建设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厂!”
靠着创业者们挥洒的青春激情和辛勤汗水,一汽这棵小苗开始在北国热土上生根发芽继而茁壮成长起来。一个个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从这里诞生,第一辆小轿车,第一辆越野车……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也正是从这里驶出。
“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汽车工业产品结构的真实写照,这一现状也严重地困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责无旁贷地让一汽承担起了改变这一现状的使命。在完成换型改造以及工厂改造、产品换代之后,一汽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发展轿车、轻型车。到2001年,红旗轿车已形成高、中、低档三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并以44.06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轿车制造业第一大品牌宝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业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此时一汽已组建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踏着时代节拍,载着与时俱进的新观念,一汽大踏步地跨入了建设“自主”新一汽的征程。同时,一汽对外发展,“走出去”输出自主品牌的步伐也开始不断加快,相继与俄罗斯、墨西哥签订了生产“解放”牌商用车、经济型轿车合资合作协议。2007年11月22日,一汽在墨西哥生产经济型轿车基地奠基,这是我国汽车企业首次在海外规模建厂。2009年8月30日,一汽联手美国通用汽车成立“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一连串的举动表明一汽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正在加深。
“中国汽车业不能永远都当外国的加工厂,必须在核心技术上独立自主,打出自己的民族品牌。”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骏的话代表了一汽人的心声。在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的基础上,一汽加大对自主品牌轿车的开发,“红旗HQ3”、“奔腾”、“威志”轿车的问世,标志着一汽轿车自主开发迈上了新的台阶。“奔腾”轿车的成功开发,更是标志着一汽具备了自主轿车全面升级换代的能力。
在卡车制造上一汽集团坚持发展“解放”这一优势品牌,并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向高端重卡方向发展,历经六年的研发,终于在2007年7月使解放J6重卡隆重面世。在此前,包括德国奔驰等一些国外汽车巨头曾找到一汽集团,要求在卡车领域进行合作,但考虑到合作后可能会对“解放”品牌的冲淡,一汽集团拒绝了合作,坚持自主发展。
如果说一汽建厂、解放换型和合资合作被看做前三个创业阶段的话,集中精力发展自主品牌则被认为是拉开了一汽的“第四次创业”。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说:“一汽自主创新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发展,开放合作’,过去我们提的是‘开放合作,自主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可以把‘自主发展’放在前面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