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港澳,是广东省的经济核心区域,已形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贸易基础,拥有4万多家三资企业,其货源量相当大。珠三角范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惠州、中山、佛山、顺德、南海、番禺、新会、惠阳等13个市(区),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人口4077万人。改革开放之后,珠三角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区位、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
长三角:指长江三角洲地区,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环渤海湾经济圈: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成为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
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这是国家宏观调控坚持遵循的重要原则。宏观调控一方面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渡投资、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农业、教育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单纯的科技管理转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多部门分兵治理转向国家统一部署,与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文化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文社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三剑齐发”,整合和优化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由生态环境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革命;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乃至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五个统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四大纪律”、“八项要求”:2004年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四大纪律”即要求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八项要求”即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遵循以下要求:(1)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放任;(3)要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4)要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亲、营私舞弊;(7)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8)要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