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7月26日电 鸡西的原始位置
据历史文献记载,黑龙江东部地区最早居住的为肃慎人。兰岭乡永台村出土文物考证,该处为公元前人类活动遗址。女真人建立金国,实行禁封政策,鸡西地区人烟稀少。1880年(清光绪六年)清政府在丧失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后,为防御沙俄不断蚕食边疆,抵御外患,废除禁封,移民实边,使鸡西地区又出现新的村屯。清政府在穆棱河上游设“穆棱招垦局”,垦殖界线为穆棱镇至柳毛河一带。1899年(清光绪廿五年),清政府在蜂蜜山(今密山知一乡)设招垦局,垦殖界线为今虎林、密山和鸡冠山一带。1900年(清光绪廿六年),清政府迫于沙俄入侵,招垦暂停。清政府在抵御沙俄入侵后,1902年(清光绪廿八年),第二次进行招垦。鸡西地区以其地域辽阔山水富,棒打狍獐瓢舀鱼,春撒几粒秋收斗,沃土芳香油欲滴等魅力,吸引了辽宁、吉林籍少数农户,陆续领荒进入下梨树沟子和小碱场沟(今梨树区)定居。1904—1913年(清光绪卅年至民国二年)今恒山区的区中心、城子河区的小城山、麻山区的东麻山、滴道区的河东、鸡冠区的朝阳等地亦陆续有人移入垦殖,十里为邻。
鸡西地名的由来
鸡西因地处鸡冠噶珊(满语,今鸡冠山)之西而得名。1934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鸡西的煤炭资源和建立其对抗苏联的基地,修建了林口至密山的铁路,并在四甲没站(今鸡西车站),1935年12月15日通车。因其位于鸡冠山以西,遂名“鸡西驿”(今鸡冠区),故有鸡西之称。1936年已有220户、人口1000余人。1941年,伪东安省在鸡西街设置鸡宁县。1949年,改鸡宁县为鸡西县。1957年,撤销鸡西县,建立鸡西市。
建市前鸡西情况
1931年,鸡西地区分属于密山、穆棱、勃利3县所辖。1936年7月1日,林(口)密(山)铁路通车,在四甲甲所附近设置鸡西驿。1941年9月,伪东安省设置鸡宁县。1946年3月1日,鸡宁县临时政府成立,隶属合江省管辖,人口115727人。1949年7月30日,鸡宁县改称鸡西县,鸡宁县政府改称鸡西县人民政府,1955年3月,改称鸡西县人民委员会。1946—1948年,全县人民投身到将鸡宁县建设成为东北工业基地和可靠后方的斗争中去,全县生产原煤332.7万吨,装运贮煤286.2万吨。1956年,全县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5425万元,比1949年增长1.06倍;工业总产值13830万元,比1949年增长1.3倍;发电、供电能力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总人口增加到234154人,比1949年增长83.3%。客观上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条件。但是由于行政区划不尽合理,上层建筑适应不了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1956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鸡西县,设置鸡西市。
建市日的由来
根据国务院(1956年12月18日)第41次全体会议通过,“撤销鸡西县,设置鸡西市”的决定,1957年3月5日—7日,鸡西市第一届人民表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鸡西市第一届人民委员会,成立鸡西市人民委员会。这样,鸡西市正式于1957年成立。经1986年5月6日市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7日,为鸡西建市纪念日。
鸡密虎的归属
1983年,实行市管县领导体制。10月18日,中共鸡西市委、市政府和牡丹江地委、牡丹江行署根据黑政发函[1983]38号文“鸡东县划归鸡西市管辖的通知”,在鸡东县召开接交大会。将牡丹江地区的鸡东县划归鸡西领导。至此,鸡西市辖6个区,1个县、25个乡(镇)。
1992年10月5日,省政府决定,将由牡丹江市代管的密山市改由鸡西市代管(从1993年1月1日起变更)。
1993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将牡丹江市的虎林县划归鸡西市管辖。1996年10月11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77号)撤销虎林县,设立虎林市。至此,鸡、密、虎均由鸡西市管辖。
鸡西市的现状
鸡西市是祖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现已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全面发展,城市服务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城市。
鸡西市一座风情无限的美丽城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现辖虎林市、密山市、鸡东县和6个区、49个乡镇、459个村。总面积22531平方米,总人口200万。据来自财政部门的综合数显示,2006年,鸡西市财政部总收入完成22.5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7亿元;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总产值实现6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