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9日电 近年来,驻鸡部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驻地经济建设这个大局,组织部队官兵深入扎实地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维护了当地的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了驻地的经济发展。
各部队视驻地为第二故乡,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当先锋、做贡献;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当卫士、保平安;在抢险救灾中当尖兵、打头阵;在爱民助民中当标兵、树形象。几年来,全市驻军和民兵直接参与各类经济建设项目130多个,年均增效600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多人;参加抢险救灾180余次,处置突发事件30余次,抢险4200余人次,抢救物资120吨,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大力支持驻地经济建设。近年来,驻鸡部队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国际通道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带头帮助地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畜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帮助农民群众改变村容村貌,共建美好家园。在企业,组织广大官兵和民兵深入开展科技攻关、技术革新、节能降耗、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在参与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社会公益事业、扶贫解困、生态环境建设、抢险救灾等方面当尖兵、打头阵,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几年来,鸡西军分区先后组织官兵植树6万多株,建绿地10多万平方米,治理背街巷道1万多米,组织民兵举办“科普之冬”讲座20余场。与密山市东发村结成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建对子”,协调资金50余万元,帮助建设了200多平方米的集民兵之家和信息站于一体的多功能村委会办公场所,为170多户村民解决了20多年吃不上自来水的难题。开展“双支”活动的经验得到全国双拥办和沈阳军区的肯定。密山边防检查站主动服务外贸企业,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发布外贸需求信息,所帮扶的7户企业全部成为对外经贸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鸡西边防支队大力实施农村(社区)警备战略,化解矛盾纠纷1170起,处置群体性事件22起。密山边防检查站配合地方政府协调俄方边检,开通了鸡西—俄乌苏里斯克国际班车,密山—俄图里洛格口岸实行12小时无午休及6天工作制。虎林边防检查站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为地方对俄经贸战略升级服务。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3月11日下午,密山至裴德3公里处的铁路线上,由于连日的暴雪,造成了该段运输线遭遇雪阻,列车无法通行。驻密山边防某团接到救援电话后,火速派出150名官兵前去抢险。灾情就是命令,增援的官兵20分钟就赶到火车站,马上乘坐抢险列车赶往现场,顶风冒雪投入抢险战斗中,确保了铁路交通的顺畅。同年5月,密山消防大队在获知连珠山镇永泉乡突发山洪,31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的情况后,迅速出动,全力施救,使被困群众全部脱险。2005年7月23日晚,城子河区一太堡附近突发洪水,市消防支队用最快的速度调集直属中队、鸡冠区消防一中队共计3个执勤中队、13台消防车、63名指战员冒雨迅疾赶赴现场,与洪水搏斗,舍生忘死,成功地使58户110名遇险群众脱离险境。鸡西武警支队出动兵力6000余人,圆满完成了虎林工商行武装搜捕、西郊乡林区扑火、城子河区抢险救灾及中俄文化交流周、中国·鸡西首届汽车展等重大活动和中央领导人来鸡西视察的安全保卫任务。
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成效显著。边防某部驻守在密山市、虎林市和鸡东县境内,长年担负着500多公里边境线的巡逻执勤任务。几年来,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驻地经济建设大局,积极组织部队官兵深入扎实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维护了驻地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促进驻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6次被鸡西军分区和鸡西市政府评为“军民共建共育先进单位”,多次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省“军警民共建共育标兵单位”,有8个连队被地方政府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50多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军分区及所属部队扎实开展“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仅去年就为贫困学生捐款2.9万元。组织开展了“进百村、爱民送医到农家”活动,为农村群众义诊1500多人次,捐赠常用药品40余种800多盒。
鸡西边防支队在开展“爱民月”期间,所属单位先后走访孤寡老人179人、残疾人104人,帮扶贫困户、下岗职工61户,为群众做好事118件,送慰问款物折合人民币1.4万元。鸡西武警支队与大中专院校建立共建点160个,为学生上国防教育课500余课时,军训学生2万余人(次)。参加军地文艺演出10余场,义务为社区群众放电影12场,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密山市二人班乡新星村是驻鸡边防某部四连重点帮扶的贫困村。该部两任团长、政委帮扶脱贫不间断,自费购买有关科学种养的书籍,分发到每户村民手中。村民开发果园缺少资金,团领导就带领全团官兵向村民捐款,帮助该村打水井、修水渠、改造坡地,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使240多户村民人均收入实现翻番,甩掉了贫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