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09-18
|
|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咸丰皇帝指派仓场侍郎成琦为钦差大臣,会同吉林将军景淳与俄方在奎屯毕拉(即今当壁镇,意即湖浪卷入的小河沟———白棱河)岸边设立谈判点,签订《勘分东界约记》。
1896年奎屯毕拉按音译改称为“快当别”,人们利用白棱河河床狭窄的地理优势,自发地与俄人往来,以货易货。20世纪初,“快当别”这个贸易口岸在吉林省东部闻名遐迩。
1913年,“快当别”改称为当壁镇,人口陆续迁入,当时邻里之间相隔数里、数十里不等,镇内开始有了商业的雏形,十几年间当壁镇达到南北1.5公里,东西2公里,有粮栈20余家,是中苏边境贸易的重要口岸。中国农民每年把自产优质大豆从上冻开始外运,直到第二年道路翻浆“烂道”为止,每日上百辆大车、爬犁(一车可装大豆30个口袋)由当壁镇出口转运到苏联的金花高丽。史料记载:“每遇丰年,大豆丰收,当壁镇民间贸易十分兴旺,北起同江府,西至依兰府,运粮车辆络绎不绝。”
1935年,中苏之间民间贸易受到限制,双方设边卡,严格检查出入境货物,当壁镇出口的粮食关税不断增加,贸易量越来越少。第二年林密铁路(即林口———密山)通车,大量农作物通过火车运往外地。随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统治势力的不断扩张,1941年6月日军开始“净化边界”,不允许边界居民同苏联交往,将当壁镇民房全部烧光,居民被撵得东逃西散,边境贸易随之停止。从此,当壁镇这一重要商品进出口基地也就名存实亡了。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三五九旅解放密山,中共东安地委组建中苏贸易小组。为解决当时人民的生活困难,保障军需民用供应,他们开通中苏边界的地方临时贸易,中国出口5万吨大豆、小麦、面粉、猪肉等农副产品,换回食盐、布匹、纸张等日用品。1947年10月当壁镇贸易终止,中苏贸易由绥纷河口岸代替。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
常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