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8-12-02
|
|
裕记火磨开办之前的半截河(现鸡东县向阳镇)一带,农户打的粮食人吃不尽、畜吃不了,只好用来烧火、当肥料。那时农户种植的品种,也就是大豆、玉米、谷子,至于小麦,许多人还闻所未闻。
在筹建裕记火磨过程中,聪明的哥仨就创造了“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而且使半截河一带从此开始了种小麦的历史,也为企业破解了原料来源的难题。
哥仨为了鼓励农户播种小麦,从勃利买来大批麦种,长年无利息借贷给农户。规定:佃户交租时,必须交小麦,交粗粮的二斗顶一斗。这样农户种小麦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仅半截河郝家屯一带,就有几块60多方(长宽各1里为1方)的土地都种上了小麦。小麦原料的充足供应,促进了裕记火磨的兴旺发达,有的农民也种小麦发了大财。
当时,裕记火磨一个班可磨小麦60石(每石600公斤),出粉率达83%,日产面粉28000多斤。虽然一斤只有六、七分钱,但薄利多销,利润不菲,产品远销到北京、哈尔滨、牡丹江、下城子、密山等地,也受到苏联及西欧商人的好评。 30斤装的细白布面粉袋上印有“裕记”字样,大大的“裕”字格外显眼。
鼎盛时的裕记火磨,工人最多达85人,随时有增减,但变动不大;无论家居远近,都集体吃住,统一时间上下班。上下班的钟声是汽笛,汽笛一叫,方圆几里内都听得见。工人每天工作约八、九个小时,全年不超过十个月。工薪日付,一般工人每月18块大洋,会计、管家25块大洋,两个苏联人100块大洋。
裕记火磨的管理有明确分工:老大赵连春当家理财,老二杨兴东管理生产,老三毕月涛负责购买原料、燃料及推销产品。哥仨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依为命,从未发生过口角,就连这三姓一大家子的妯娌、儿孙们也亲密得像一奶同胞。正所谓:家和万事兴。短短几年功夫,三兄弟就成了百万富翁。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
常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