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3月12日讯 3月8日,虽然是大雪天气,也丝毫没有阻挡住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渴望和期盼,来自全镇11个村130多名学习的农民,冒着风雪来到鸡东县永安镇政府五楼会议室,聆听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三高农业科研所所长隋东教授发明的大豆免耕免肥低耗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该来听课的农民没有因为天气不好不来了,农民听课积极性是那么高涨,那么的认真!
农民兄弟为什么对这次培训班这么感兴趣?原来是去年9月,这个镇的党委书记王立明亲自去密山市裴德镇,考察了隋东教授亲自种植的大垄免耕免肥低耗高效生态栽培的30亩大豆示范田,亩产达到500多斤,他的示范田和传统种植的大豆田只一道之隔,道南道北有鲜明的比较,明显好于传统种植法,亩产量可提高100斤至200斤,并且是不翻地,不破茬起垄,不中耕,也不施化肥,就能种出一亩地产400-500市斤的优质高产大豆,且有600斤的增产潜力。王立明书记考察之后动心了,他知道他们的大豆亩产量只有300多斤,采用的是老办法又翻地又打垄又趟地还要上化肥,成本高产量低。王书记亲眼看到这么好的新技术高兴极了,他要把这项低耗高效生态栽培大豆法在永安镇落地生根,让农民采用新技术增收致富。
王立明书记考察回来后,他和乡镇村的干部讲,为了振兴我国大豆产业,让农民种大豆增收致富,让全国人民吃上营养健康大豆产品,我们必须采用隋东教授经过20多年倾心研究出来的投入低、产量高、品质好的原生态种植大豆法,我们要抢先抓住时机,科技就是生产力,不能再用老办法种地了,等冬闲时间一定请隋东教授来讲课。
春节一过,他就几次同隋东教授联系办班的事,因隋东教授春节期间都没休息,讲课安排的满满的,确定3月8号他来永安镇讲课,王书记安排了这次培训班,特别受到农民兄弟的欢迎。农民说,王书记时刻想着俺农民利益,为我们农民增收致富,刻苦学习农业知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他敢担当,想事干事,是我们农民需要的好书记,要不是王书记请隋教授来讲课,我们上那知道免耕免肥种大豆还高产还生态的新技术呀!
大豆免耕免肥种植原理是:免耕是利用冬季寒冷、冻土层厚、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形成冻融交替的强大自然力使土壤达到自然疏松的状态;大豆不施用化肥和不施用大豆根瘤菌剂接种,主要是靠本身的根瘤固定占空气中78%的氮元素,实行原垄卡播种,既节省机械作业费又抗旱保墒保苗,颠覆了传统的低产种植法,实现了大豆连年平均亩产400斤以上。隋东的大豆免耕施化肥又能生态高效的秘诀是:改密植品种为稀植品种、改小垄为大垄种植、改多耕为免耕、改凸式播种法为凹式播种法、合理轮作优势互补、改造中低产田为高产田、科学促控生长发育,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杂草。隋东的大豆免施化肥免耕稀植生态种植法,亩经济效益可比传统种植法节支增收200元-260元。比常规种法,用种量减少60%,化肥用量减少100%,农机作业费减少70%,一般亩增产100斤-150斤以上。
永政村新合惠民合作社社长王福贵参加培训班后,干劲来了。他说,今年示范,明年大面积推广。去年他的合作社种2000多亩大豆,亩产才300多斤,如要采用新法一亩地不增加成本还大大降低了成本,亩提高产量可达100斤-200斤,要早知道去年就用上新技术能多打20万斤大豆,增收30多万元呀!可是去年用传统种法,合作社一下子就少收获大豆20来万斤,这个经济账要算明白,生态效益账更要算好,不能再等了,今年一定好好采用隋东发明的免耕免肥生态环保可持续良性循环的种大豆方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振兴大豆产业。
作者高继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