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26日讯 (郭金民 记者吴全革) 近年来,鸡冠区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产业兴旺”总要求,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近郊特色农业,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利用近郊市场优势,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年初以来,他们邀请市农业专家深入全区14个村,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调整种植意向,解决技术难题,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帮助村民推广种植鲜食玉米、食用菌、小杂粮等高效作物。重点扶持伟华等三个鲜食玉米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三个合作社与农民签订鲜食玉米种植和流转土地8000余亩,全区落实种植面积1.44万亩,可增加收入700万元;通过三源菌业公司的龙头带动,全区5个食用菌合作社17个大户共栽培食用菌460万袋,预计今年食用菌产量50万斤,产值1500万元,为农户增加收入500万元;依托两个北药和三个杂粮种植合作社的地缘优势和种植经验,全区北药种植落实面积达2000亩,小杂粮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
把龙头带动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增长极”,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生产模式。今年,他们着重抓好龙头企业孵化培育,重点推进三源菌业与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对接,伟华等3个鲜食玉米合作社与红太、红星、朝阳等村生产户对接,钲祥集团中央厨房营养配送及粗粮细作与西太煎饼生产基地对接,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销衔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产品发展格局,通过龙头带动,推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扩规模、上档次。同时,推进农业招商引资上规模、提水平。今年每个乡新上绿色食品深加工累计总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项目各1个。
利用城市网络便利,不断深化“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的应用,重视农产品点对点营销、定制营销模式,搭建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今年,他们重点围绕鲜食玉米、食用菌、小杂粮、生态鸡蛋等农产品资源,实行商标保护制度、无公害检疫制度,突出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认证,全力打响“三源”食用菌、“珈旺”土特农产品、“红太村”鲜食玉米、“梁家小五队”小杂粮、“西太”大煎饼“佳祥缘”生态鸡蛋等知名品牌,聚合资源释放能量,打好筑牢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根基。充分发挥绿色食品产业联盟作用,通过钲祥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域内域外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全区加盟企业共同开发市场,通过三源菌业公司带动全区乃至全市食用菌生产、销售再上新台阶。积极引导全区企业、合作社、大户通过“中俄兴凯湖源头农产品垂直采购平台”“钲祥绿色食品平价销售网”和鸡西(鸡冠)电商运营中心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全区农业干部全员参与农产品电商营销,区主管领导销售任务50万元,乡级领导干部每人20万元、村干部每人10万元。每个乡完成农产品销售额2500万元,其中线上1500万元。全区计划完成5000万元农产品营销任务。
目前,该区的备春耕筹集资金2705万元,化肥、农膜、农药、种子、育苗、各类农机具等农用物资全部备好和维修到位。现在棚室蔬菜栽植已全部完成,叶菜和小番茄已陆续上市。大田生产已完成根茬还田、整地、起垄等作业,机械播种也陆续进行,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预计5月25日全部结束,农作物种植面积达5.1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