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27日讯 (记者李钊)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注重机制和产品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积极为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继2015年突破500亿、2016年突破600亿、2017年突破700亿元后,又于今年一季度突破80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18.36亿元,同比增长13.0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40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二位,四煤城第一位。本年新增贷款42.67亿元,同比多增12.63亿元,增量位列全省第五位,四煤城第一位。
从贷款期限结构上看,新增贷款短期化格局较为突出。3月末,包含票据融资在内的短期贷款余额655.67亿元,比年初增加35.70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3.65%;中长期贷款增量同比放大。3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62.69亿元,比年初增加6.98亿元,同比多增2.8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16.35%,同比提升2.75个百分点。
从贷款部门分布上看,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量占比提升明显。3月末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67.20亿元,其中本年新增25.22亿元,同比多增12.98亿元,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59.11%,同比提升18.35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势有所减弱。3月末住户贷款余额151.16亿元,本年新增17.45亿元,同比少增0.35亿元。
从贷款市场份额上看,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占比较大。截至3月末,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本年分别新增贷款27.18亿元、13.45亿元,分别占新增贷款总量的63.71%、31.53%,重点支持粮食收购及春耕备耕农业生产。
此外,在做好信贷投放的同时,全市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差别化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断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减轻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据监测,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为6.21%,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