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六中“五老”刘玉兰
所谓“激励教育”,就是对孩子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要从多方面引导,用正能量来鼓励孩子的上进心。
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激励,他的潜能可能发挥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受到激励,有赶超意识,他的潜能可能发挥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中国自古就有优秀母亲激励孩子的典故,“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古代四大贤母的故事,如今读来倍受感动。那种舔犊情深和正气凛然的母爱,仍令人感动不已,四大贤母的故事,是爱,更是对孩子的激励,这种激励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谈到“激励”,自然就要联想到孩子的学习,这方面,我作为母亲,是不合格的,但作为老师我还是基本合格。我从事教育工作35年,在教学一线工作了17年,曾当过多年的初、高中班主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言传身带,为人师表。我对工作是非常认真的,非常有上进心,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走在前面。因此,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意识,现在经常和学生聚会,学生回忆时也常谈到当年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和激励他们成长的点滴。
对孩子的激励更多的体现在孩子的学习上,小学阶段,班主任老师赋予我儿子“聪明的孩子”,但我却严格要求激励孩子不要骄傲。初中时,我儿子在初一曾考过全学年八个班级的第一名(二十五中和鸡西六中合校),但从初中生的发展规律来看,初二容易“塌腰”,我儿子也没幸免,这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九十年代初期,刚开始出现游戏厅,这时,孩子就偷着去游戏厅,。初二曾有一次物理考试不及格,看到孩子第一次出现不及格,我们很气愤,他爸爸把孩子打了,到现在儿子还记着这事。我也多开导教育,教育的及时,孩子才没有走下坡路。到了初三,老师严格要求,家长多方面鼓励,中考以梨树区第四名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鸡西市第一中学。在市一中保持了高中阶段,考入了东北电力大学。目前工作在长春东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儿子2003年大学毕业,2005年工作一年后,春节回家带回14万元的存折,我当时的工资1500元左右,两口子近3000元,除了生活费没有积蓄,而儿子一年就拿回这些,我当时没见过10万元的存折。2005年单位盖楼,首付19万,我勉强凑了5万。孩子工作后我完全有信心,他还经常过问家里。从我儿子的成长可以完全证明,知识改变命运(梨树区关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