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9日讯 (俞文峰) 近日,鸡冠区法院民一庭通过积极行动、开展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推出九项举措,提升审判质效,让“打官司不求人”落地生根。
这九项举措包括:压缩办案周期,使审判提速不求人。要求审判团队在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案件审限,规定各节点时限,对于案件尽量适用简易程序,除法定及疑难复杂案件,快审快结;规范司法行为,使审判公平不求人。案件审理过程中规范审判人员言行,收取诉讼材料时必须开具收取凭证,及时回应当事人合理诉求,在未经合议或最终判决的情况下不得发表倾向性表述;强化专业法官会议工作制度,使审判公正不求人。严格按照《鸡冠区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庭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试行)》规定,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统一全庭裁判尺度,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让百姓提升诉讼能力不求人。案件审理过程中要求法官适用法官释明权平衡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通过诉讼指导有力保障当事人依法合理行使诉权;及时公开裁判文书,让百姓了解案情不求人。在案件生效7日内及时公开应上网裁判文书,确保依法符合公开条件的裁判文书“100%公开”、依法符合不公开条件的裁判文书“100%公示”。便于百姓查询,确保百姓知情权;全面公开庭审现场,让百姓参与庭审不求人。有效运用鸡冠区法院数字化直播系统,完成庭审直播任务。同时选择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案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现场观摩庭审。通过全程公开庭审过程,使法律在阳光下运行,让百姓直观、生动的了解庭审现场;加强案件释法答疑,让百姓表达合理诉求不求人。将答疑解惑贯穿案件全程,在诉中、诉后,坚持正面引导、教育开导、心里疏导的方式,电话沟通、当面释疑,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正确方式、方法表达合理诉求;充分发挥诉调对接机制,让百姓程序选择不求人。在已有诉调对接平台基础上,加大与各诉调对接单位的沟通,充分调动各调解组织、人员积极参与调解,保证多元化调解机制落地生根,使民事案件能够从矛头化解纠纷,确保群众行使更为广泛的程序选择权;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百姓知法、用法不求人。通过法官进社区、公众开放日、案件诉后跟踪、回访等形式经常性开展普法活动,使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并感受司法、了解司法、相信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