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不少,但真正深入直面教育现状的优质作品不多。这几天,黄磊和海清主演的新剧《小欢喜》刷屏了。三个不同家庭备战高考的故事,描摹出一幅中国式家庭“浮世绘”。《小欢喜》没有让观众失望,目前得到了豆瓣评分8分的成绩,很多观众评价“剧情太真实,就是当年的我家”。在该剧制片人徐晓鸥看来,这种真实,并不是追求极致的戏剧矛盾,也非渲染焦虑,而是来自生活的点滴。
《小欢喜》设置了三个高三考生家庭,都极具代表性。剧中“摩登家庭”的父亲方圆、母亲童文洁与儿子方一凡、外甥林磊儿的关系开明而和睦;拒绝前夫乔卫东的单亲母亲宋倩,则对女儿乔英子展开了“全包围”式的关切;而留守少年季杨杨,面对“空降父母”季胜利、刘静的突然关怀,显得无所适从。徐晓鸥说,希望方圆和童文洁的名字成为中国万千普通家庭的一个代表符号,另外几个真实鲜活的家庭,也均是中国家长的镜像缩影。这几个不同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婚姻、家庭问题,组成了当代都市生活的“浮世绘”。
《小欢喜》的原著是“命题作文”。做完三年前的《小别离》后,徐晓鸥和黄磊找作者鲁引弓写聚焦高考的新作时,黄磊替他起了“小欢喜”这个书名兼剧名。黄磊的解释是:中国家庭的欢喜来自于“熬着”,过一关就开心一下——中考算过了个小关,高考就过了个大关。鲁引弓补充道,“小欢喜”对应的是“大焦虑”,这个焦虑来自每个家庭的未来——孩子。而在徐晓鸥眼中,高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能够展现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独特变迁,具有普世价值。高考是一个家庭需要交出的一份答卷,既是所有人的共同回忆,又承载了时代的烙印。
鲁引弓曾用了两年时间在浙江和宁波的高中进行调查,期间接触到很多发生在高三学段真实的故事。有的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在学校门口租个房子,全职陪孩子读书。孩子觉得妈妈盯得太紧,什么都替他拿主意,开始怀疑自我价值,严重到一个月都不跟妈妈说话。妈妈紧张,配了治抑郁症的药,但又不敢给孩子吃,就让老公先试药……剧中被“全包围”式关心的女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原型,她曾对鲁引弓说:“妈妈以上海为圆心,上海到杭州为半径画了一个圆,让我报大学不能离开长三角。可妈妈当年自己考那么远,我为什么不能去北京呢?”
许多观众发现,双视角的设置带给《小欢喜》引人深思的效果:屏幕前的观众成了第三方,旁观来自剧中父母和孩子的两个角度,无论现实生活中身处什么位置,都能换位思考。徐晓鸥举了一个例子:高三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起了冲突,摔门而去,会不会想到门后的父母是一副怎样的神情?
《小欢喜》聚焦的是高考,而更深层的落点是教育和亲子关系,这也是从《小别离》到《小欢喜》一脉相承的地方。在徐晓鸥看来,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还是有的,但是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异、冲突,在高三这个年龄段会表现得更为激烈和具体,“因为到了高考这个关口上,问题都会被放大,变得更加尖锐。”她介绍,剧中更多地讲到两代人的矛盾点,既让观众清晰了解问题的所在,也给予了相应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