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密山市省级中青年专家苑冬梅
东北网鸡西8月7日讯 (鸡西日报记者 李钊) 提起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省级中青年专家、养鱼工程师苑冬梅,被广大养鱼户称为水产界的“华佗”。20多年来,她靠着过硬的诊治鱼病和水产养殖技术,成为临近市县乃至全省闻名的鱼病专家,为密山水产成为全国先进、全省排头以及全省水产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渔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事业献智慧献青春
苑冬梅1964年出生,父亲是一名出色的水产工程师,为了水产事业的传承,他将苑冬梅带入了水产行业。1981年,17岁的苑冬梅带着一股兴奋的劲头开始在鱼药商店卖鱼药。渐渐,苑冬梅发现,仅仅卖药不行,渔民买回家的药不会使用,而且用药量也有误差,以至于得不到良好的鱼病防治效果,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于是她决定学习深造,为渔民解忧。1983年,她考入黑龙江水产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学习。毕业后被水产技术推广站聘为技术员。虽然工作有所变动,但她努力提高自己的心一直没有变,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工作之余钻研业务知识,2000年成为水产养殖工程师,2004年考入东北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习,她踏踏实实钻研业务,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她在组织实施“丰收计划”项目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松蒲鲤养殖高产技术及河蟹综合养殖技术,推广面积达1065亩,亩产量达632公斤,亩效益达950元,超出计划面积65%,亩产量超出26%,亩效益超出90%,被省农委授予“丰收计划”项目一等奖。
她潜心钻研水产学术研究,多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并参与密山市水产志的撰写工作。由于心系“三农”,协助渔民改变了养殖结构,促进了水产业的发展,业绩突出,2008年被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重创新抓攻关提效益
夏季,是鱼病高发期,苑冬梅经常早出晚归,深入养鱼场户,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减少了鱼病的发病率和渔业损失。她指导渔民科学用药,尽量用中草药及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使水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的要求。由于在防病治病上有着过硬的技术,附近市县养殖户都慕名而来求医问诊。她还通过省市争取国家投资93万元,建立了鱼病防治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诊断,减少了因鱼病发生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
农民冬闲,她又冬忙。在抓密山市鱼种越冬管理中,她及时配制测氧药,教会渔民使用方法,做好水质分析,使密山市连续20多年鱼种越冬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2000年,赶上密山大白鱼人工繁殖技术攻关关键时期,她克服了困难,组织攻关小组经过连续三天三夜奋战,终于人工繁殖出5万尾兴凯湖大白鱼鱼苗,在大白鱼基地批量繁育出200万尾水花大白鱼鱼苗,后又驯化养殖大白鱼成功,发展大白鱼养殖户68户,总面积达10470亩。仅此一项,渔民一年可增加收入上千万元。同年7月份,她又将10万尾20公分大白鱼鱼苗无偿放流兴凯湖,保护了濒危物种,涵养了资源。
她引进丁鲅、重唇、河蟹等新品种,为了使其丰产丰收,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认真研究,适时放养取得了成功,养殖户得到少投入高回报。近年来,通过对兴凯湖大白鱼生活习性观察及掌握大白鱼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加大了兴凯湖大白鱼人工养殖推广工作的力度,现在密山市推广29万亩,渔民纯增收9000多万元,使渔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她不仅在技术上创新,还经常给渔户销售水产品牵线搭桥,实行订单渔业。她帮助密山镇养鱼户李春祥、史延军等人与青年水库承包者签订收购合同,养全鳞鲤、花白鲢、草鱼等平均每亩获利2600元,比订单前亩效益增加了160%。
干事业传技术育人才
2019年,55岁的苑冬梅到了退休的年龄。由于愿意从事水产行业的人太少,近年来她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将水产事业更好地发展下去。她以实施“绿证”为契机,集中办班,举办科普大集,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传授科学养鱼技术及经验。几年来累计培训渔民13836人(次),经过双考,密山市803人获得“绿证”,1373人获得技工证书,密山市123个养鱼生产村,平均每个村都有科技示范户。
谈及今后水产事业发展,她动情地说:“密山市现在越来越重视人才,每年都会慰问我,也出台各项政策招引人才,但是我很希望能够多带徒弟,把经验传下去”。
28年平凡岗位的工作,28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对水产事业不舍,依然投入水产事业,这就是苑冬梅的“中国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