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8月6日讯 (鸡西日报记者 于敬文) 一辆辆满载产品的货车驶离厂区,一条条开足马力的生产线全力运转,一个个重点项目在梨树区落地生根……这是日前记者在梨树区如火如荼的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现场看到的。
“今年以来,梨树区深入实施突出‘一条主线’、建设‘一谷一带’、发展‘四大产业’、实现‘七个新提升’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对上争取,一手抓立区项目,一手抓富民产业,全力推进6个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其中新建4个、续建2个,总投资6.2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6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复工4个,完成投资3600万元。在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煤化工、旅游行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加大项目建设服务力度,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形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工作氛围,全力打造梨树转型发展升级版。”梨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彭勇介绍。
多措并举促招引。实施联合招商,与高校联合,深度谋划、包装项目。实施新媒体招商,制作“梨树商机”微信公众号推介项目。实施有偿委托招商,与上海、大连、山东等鸡西商会建立委托招商关系。积极梳理全区范围内的闲置土地、厂房、关停煤矿等地块,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建立招商工作人才库,在全区范围内抽选人员建强招商队伍,形成了“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招商机制。广泛宣传《鸡西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用活奖励、补贴、减免等行业政策,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在全市招商之冬中,派出4支小分队分别赴上海、青岛、北京、济南,深入对接中核汇能、宝武集团、力诺集团等企业及客商31家。去冬今春以来,全区谋划重点招商项目8个,已成功签约项目4个,吸引了宝武集团、国家电投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等一批实力强、体系全、产业领域广的中国五百强企业到梨树投资兴业。
稳中求进强建设。加大项目建设服务力度,持续实施区级领导包保项目等制度、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和项目建设“会办制”,进一步推行重点项目领办、代办制度,推动效率变革。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推进小组,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确保项目洽谈快、签约快、开工快。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优化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因企施策,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工作,出点子、想办法,出实招、办实事,全程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加强和住建、保障、应急等单位的联系沟通,持续扩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来源,对符合入库条件的新开工项目,做到应统尽统,努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任务。区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产业项目全程参与、全程服务,统筹做好安商、稳商、扶商、亲商、护商工作。加大《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真正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达到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碳纳米管是一种国家新兴材料,属于新能源。我公司积极响应囯家号召,致力于生产新能源产品,为国家新能源及环保做出一份贡献。鸡西市燎盛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宋亚杰说,“今年以来,己生产可膨胀石墨2500吨,碳纳米管150吨,产值达6000万元,产品销往山东、河南、河北、甘肃、湖北、山西等地,出口韩国、日本、非洲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订单纷至沓来。”今年该公司规划二期投资5000万元建设碳纳米管深加工项目,形成年产300吨碳纳米管生产线。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利润4200万元,年税金1600万元,安置就业20人。
“今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三四月份进行第一阶段的升级改造,5月1日进行试生产调试,生产石墨精粉5500吨,产值达2000万元,产品销往辽宁、山东、浙江等地。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选矿能力改造,预计8月末完成两条生产线的升级改造,预计年底可达产达效,可实现年产5万吨石墨及深加工产品能力,年实现产值2.6亿元,年利润3700万元,年税金2000万元。”鸡西天盛非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德金介绍。
此外,实施500万元—5000万元项目12个,其中,石墨等新材料产业2个、新能源产业2个、化工产业5个、绿色食品及北药产业3个。总投资3.7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复工3个,完成投资1000万元。
“全力推进工业谷内天和百万吨焦化项目启动2号炉生产,谋划引进煤焦油加工、焦炉煤气制LNG联产、乙二醇、聚酯、煤制气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加快推进风电场建设、煤层气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项目建设。推动2万吨镁合金项目启动生产,引资开发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石墨、硅线石、玄武岩等新材料产业。推进仁邦禽业100万只蛋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发展蛋粉加工、禽肉屠宰加工项目。改造提升北药山产品大市场,引进北药初加工项目,引导带动农民种植北药。”彭勇对每个项目都如数家珍。